木胜玉
“哇!快看,这颗草莓好大好红!”在位于古城区七河镇新民村的丽江建乙城郊绿色高效草莓产业园内,市民杨晓芸开心地向朋友展示着刚摘下的草莓。
丽江大学生创业草莓基地内草莓长势喜人。钱吉梅摄
四月,丽江处处春意盎然。在这春风和煦的季节里,除了赏春、踏青外,丽江人还会选择到周边的草莓基地内采摘新鲜的草莓,体验采摘乐趣。
亲手摘下一颗草莓,放入口中轻轻一咬,果肉瞬时在齿间迸裂,香甜的汁水四溢开来,弥漫在整个口腔,随后直抵心田——这是属于丽江的春日仪式感。
市场销售的新鲜草莓。钱吉梅摄
“莓”好时光甜蜜乐享
“日均接待入园采摘草莓的市民和游客人数在250人左右,周末较平时更多一些,年均接待量超6万人次。”据丽江建乙农牧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建华说。
据了解,丽江建乙城郊绿色高效草莓产业园由丽江建乙农牧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倾力打造,园内高标准种植草莓752亩,是目前丽江辖区内最大的草莓种植基地。该公司先后引进“白雪公主”“京娇小白”“章姬”等26个优质草莓品种。牛奶草莓系列奶香味十足、巧克力草莓系列有浓郁的可可味……这些品种深受市民和游客喜爱。
刚摘下的“白雪公主”草莓。钱吉梅摄
记者了解到,当前入园采摘价格在每斤40元左右,虽明显高于市场内的零售价格,但许多市民和游客仍然愿意“为体验买单”。“亲手摘草莓既有春天的味道,还能让孩子感受采摘的乐趣。”市民李女士捧着刚采摘的草莓说。
市民体验采摘乐趣。钱吉梅摄
“丽江年均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因此,种出的草莓糖分更高、口感更好。” 丽江大学生创业草莓基地现场管理负责人吴锦说。
“通过引进优质草莓品种并结合国内外先进种植、管理技术等,丽江建乙草莓已实现全年有果可摘,最佳入园采摘体验的时间是每年10月起至次年4月底。随着气温回升,这一季的草莓采摘也进入尾声。”据杨建华介绍,建乙草莓除了供市民、游客入园采摘外,还通过网络平台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一线城市,少量出口至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供不应求。
刚摘下的草莓将打包发往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钱吉梅摄
“莓”好经济富民增收
在丽江的市场上,草莓也同样受欢迎。“我卖的是拉市镇的草莓,零售价从春节期间的每斤30元降至目前的每斤15元至20元。”水果摊主周国才说,草莓是市场上的畅销水果之一。
为迎合市场需求,丽江一些甜品店还特别推出草莓系列甜品。“我们店销售的‘草莓雪媚娘’‘草莓巴斯克’‘草莓千层’等甜品反响特别好,经常需要提前预订。”甜品店店主张伟丽说。
草莓系列甜品。受访者供图
此外,从田间到舌尖,农旅融合发展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在玉龙县拉市镇,依托草莓、雪桃等特色水果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采摘园、农家乐和民宿客栈等也逐年增多,并拓展出采摘体验游、休闲观光游等各类旅游新产品,将生态和旅游相结合,把特色资源和产品相对接,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留客率”。
周边村民在草莓园里务工。受访者供图
与此同时,农业产业的发展还以带动种植、吸收劳动力务工、技术培训、教育帮扶等多种形式,让农户直接参与到产业发展中,增加了收入。“公司成立以来,带动周边农户102人就业,人均年增收约1.8万元;每年季节性临时用工8000余人次,临时用工按每人每天80元至120元结算。基地还带动发展了七河镇草莓采摘园周边农家乐21户,年客流量增加2万人次,增收近200万元。”丽江建乙城郊绿色高效草莓产业园负责人刘志华说。
“在家门口工作,每月收入3000元,顾家赚钱两不误,日子过得比草莓还甜。”在丽江大学生创业草莓基地务工的肖银芝说。
肖银芝在修剪多余的草莓藤芽。钱吉梅摄
当前,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趋势下,丽江正以特色果蔬产业为纽带,打造沉浸式田园体验经济。草莓、蓝莓、樱桃、桑葚等时令鲜果种植区,已逐渐发展成为“四季有果、月月可采”的农旅综合体,有的企业还推出了鲜花饼制作、果酱制作、鲜酿品鉴等深度体验项目。这种集“田园观光、农事科普、美食工坊”于一体的复合型业态,正逐渐塑造着“可品生态之味、可享劳作之趣、可存乡愁记忆”的丽江文旅新IP。(钱吉梅)
来源:丽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