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上了!南京最神秘古迹,每年仅开放3天,限时免费,错过等一年!
更新于:2025-04-14 17:37:56

不失联,需要你的加星

你好呀,我是朵朵 ~

在南京,有两处世界文化遗产——徐达墓和李文忠墓,它们每年仅对外开放 3 天:

4 月 18 日:国际古迹遗址日

5 月 18 日:国际博物馆日

6 月第二个星期六: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而且是免费免预约的,现在马上就要到第一个开放日了,希望你不要错过 ~

除此之外,在南京的紫金山北麓,还分布不少“冷门”的明初功臣墓:常遇春墓、仇成墓、吴良 · 吴桢墓 ...

它们众星捧月般围绕着明孝陵,都属于国保「明孝陵」的子项,也是世界文化遗产明清皇陵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朵朵挑选了 6 处彼此相邻的明初功臣墓介绍,一天时间内轻松走访 ~

李文忠墓

李文忠墓位于玄武区蒋王庙街 6 号,地铁 4 号线蒋王庙站 1 号口出,步行几百米就能到。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亲外甥。19 岁开始领兵作战,“池州大战”首战告捷,一战成名,是一位少年将军。

从江南到漠北,李文忠的一生基本上都在打仗,几乎没打过败仗。

他为大明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生前封“曹国公”。病逝后,朱元璋亲自撰写祭文,追封为“岐阳王”,谥号“武靖”,配享太庙,位列功臣庙第三。

李氏家族延绵 600 多年,被后世称为“岐阳世家”。

去年国博一个重要的大展,就是李文忠家族文物展,图中就是李文忠的皮甲。

李文忠墓坐北朝南,分为前、中、后 3 部分:神道及石刻、享殿遗址和墓冢。

神道部分,包括神道碑和 6 对石刻:石望柱、石马及控马官、石羊、石虎、石像生文臣和武将。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一尊石马和牵马人尚未完工,只能看到大概的雏形。

李文忠和朱元璋关系非同寻常,又靠实打实的战功封侯拜将。这个过于明显的工程“纰漏”,按常理来说是不可能存在的。

有学者分析,这可能与洪武十三年,那场震惊朝野的“胡惟庸案”有关。

面对朱元璋疯狂的杀戮,李文忠曾 3 次上书劝谏,被朱元璋打入死牢,后来经舅妈马皇后求情免死,却也因此一病不起,郁郁而终。

也许,朱元璋对李文忠的不满和对李氏家族的警告,就藏在这个小小的烂尾作品里了。

徐达墓

徐达墓位于玄武区板仓街 192 号,与李文忠墓相邻。从李文忠墓出发,走过去只要 12 分钟。

徐达是朱元璋的安徽凤阳(古称濠州)老乡,和朱元璋一样是农民出身。

如果说军事才能天赋异禀的徐达,是一匹千里马,那么朱元璋就是他的伯乐。徐达 22 岁追随朱元璋打天下,备受朱的赏识和重用。

徐达一生征战四方,功劳显赫,被朱元璋誉为大明的“万里长城”。

生前封“魏国公”,病故后被追封为“中山王”,谥号“武宁”,配享太庙,位列功臣庙第一。

徐达墓以“明中山王神道”为轴线,神道长约 300 米,有 5 对石刻,包含石马及控马官、石羊、石虎、石像生文臣和武将。

通高 8.95 米的神道碑,是明初功臣墓中最大、最有代表性的一块。

碑身正文由明太祖朱元璋亲撰碑文,全文 2000 多字,记载了徐达一生主要的活动和功绩。

神奇的是,碑文通篇都带有标点符号(句读),这在整个中国古碑界都是罕见的,可见朱元璋对徐达的重视和肯定。

徐达一生留有四子三女。

长子徐辉祖衷心于朱允炆,后被朱棣削爵,他的儿子继承了魏国公。三子徐增寿支持朱棣,被朱允炆诛杀,后被朱棣追封为定国公。

徐氏家族“一门两国公”就是从这儿开始的。

对了,徐达还有一个大女儿叫徐妙云,是朱棣的原配妻子和“最强辅助”。

朱棣成功夺权后,她成为明朝第一位单独颁布册封诏书昭告天下的皇后。去世后和朱棣合葬在北京明十三陵之首的长陵。

常遇春墓

常遇春墓位于紫金山脚下,钟山风景区内,位置隐秘,寻访难度不小。

建议从地铁岗子村站下,沿着北安门街步行,距离富贵山隧道不远处左侧围墙有一个豁口,走进去就能找到。

在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的征程中,常遇春,是和徐达齐名的“双子星”。

不过他加入老朱“创业团队”的经历,现在看来,过于传奇。

据《明史 · 常遇春传》记载,在田间地头昏睡的常遇春,梦见一位神人对他呼喊“快起来,快起来,你家主君到了!”他猛然惊醒,恰好朱元璋的队伍路过。

早就听闻过朱元璋的常遇春,当即拦下朱元璋,并毛遂自荐。

一开始,朱元璋根本没把他当一回事,还以为是哪里来的“要饭的”。历史和朱元璋都没有想到,就是这个草莽,后来替朱元璋打下了半个江山。

常遇春军中称“常十万”,给他十万兵,便能横行天下,勇猛到吓人!

常遇春最终在军旅中病逝,生前封“鄂国公”,追封“开平王”,谥号“忠武”,配享太庙,位列功臣庙第二。

明初功臣墓的格局都大同小异。

常遇春墓位于一片松涛翠柏之中,环境应该是明初功臣墓中最哇塞的!随便一拍都是电影质感!

墓园坐北朝南,神道两侧现有望柱 1 个,石马及控马官、石羊、石虎、石像生武将各 1 对。神道碑和 1 对文臣已经丢失。

石羊石虎可可爱爱,体现明初的风格。

石马则威风粼粼,马背两侧的障泥(遮挡尘土的东西),雕刻了游龙、云气,仍然具备 600 年前的神韵。

墓冢不高,四周石砌,墓碑上刻“明故世祖开平王遇春常公之墓”,这是清代后人立的。

仇成墓

仇成墓,与常遇春墓相隔不足百米,藏在另一片绿林之中。

仇成,也是最早追随老朱打天下的人,生前封“安庆侯”,死后又被追封为“皖国公”。他的发家事迹在《明史》中平淡无奇,属于幸运的“老干部”。

仇成墓原本是一群师生无意间发现的失考墓,是一座无法确定墓主身份的墓。

1965 年,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的墓志表明,墓主正是明朝的开国功臣、“皖国公”仇成。

由于被发掘过,仇成墓现场已经看不到凸起的坟丘。

神道石刻保存状况不佳,现有石马及控马官、石羊、石虎 1 对,石像生武将 1 个。按照规制,应该还有 1 对望柱,1 通神道碑,1 个武将。

仇成是明朝开国功臣中最后赐葬钟山的公侯。

几年后,他的儿子仇正冠以蓝玉逆党而被砍头,如果仇成在世,一定凶多吉少。这样看来,仇成真是幸运,死的很是时候。

吴良、吴桢墓

吴良、吴桢墓都在 4 号线岗子村站附近,位于新世界花园小区(有门禁的“高档小区”)里。

虽然在小区里,但正常开放,保安十分友好,在门口说明来意,签一个访问者信息就可以进去参观了。

这里不是景区,参观时一定注意文明,不要打扰到居民哦 ~

吴良、吴桢是俩兄弟,吴良是哥哥,吴祯是弟弟。他们原名国兴、国宝,因避朱元璋的字“国瑞”,改赐名良、桢。

俩兄弟都是安徽定远人,定远是个“将军县”,光是明代就走出了 208 位将军。

除了吴良吴桢,明朝开国猛将、结局极惨的大将军蓝玉,也是定远人。

吴良、吴桢在老朱“创业团队”中,靠战功起家。弟弟吴祯精通海战,明朝建立后,曾带军远赴琉球剿灭倭寇,妥妥的抗倭英雄!

巧合的是,后来的明朝第一抗倭名将戚继光,祖籍也是安徽定远!

吴良、吴桢去世后,一个被封为江国公,一个被封为海国公。

吴良墓现存有 1 个赑屃座(碑不存),1 对石马及控马官,1 对石羊,1 对石虎,1 对石像生武士。吴桢墓现存 1 对石羊,1 对石虎,1 对武士。

康茂才墓

康茂才墓不属于国保「明孝陵」子项,但是康茂才的确算的上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之一。

康茂才墓位于钟山风景区白马公园内,是从幕府山迁移过来的。

白马公园是一个石刻主题园,这里距离常遇春墓、仇成墓都很近,可以一并访古。

康茂才是个奇人。

元末天下大乱,康茂才招兵买马,保卫乡里,曾带兵与朱元璋团队硬杠。被朱打败后,才率部投降。主打一个“识时务者为俊杰”!

康茂才与朱元璋的“死敌”陈友谅是旧交。

他在老朱的授意下和陈友谅接触,成功让陈友谅上当,误以为康茂是自己放在朱元璋团队里的间谍。

玩的就是碟中谍,无间道!

后来他成功的骗出了陈友谅,陈友谅团队被打的落花流水,为陈友谅 3 年后的彻底覆灭埋下伏笔。

出色完成“特工”任务的康茂才自然受到朱元璋认可,封“蕲国公”,赐谥“武义”。

康茂才墓神道石刻,现存赑屃 1 座(碑不存),石马、石虎、石羊、石翁仲各 1 对。

史料记载明初共有 12 位功臣,目前探明的只有 8 座,除了上面介绍的,还有位于雨花台附近的李杰墓、邓愈墓。

能够葬在明太祖朱元璋身边的人,个个都不简单,都是明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这些明初功臣墓,不仅记录了明初国都南京的面貌,也见证了大明王朝的蓬勃崛起和开国气象。

领取纪录片观看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