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宇浩
从《潜伏》《都挺好》到《摇滚狂花》《以美之名》,出道二十余年的姚晨,仅主演过九部作品,在不同时期都能拿出深入人心的代表作,这对于演员来说是一件十分难得的事情。这些角色既是演员姚晨一步步摸索出的来时路,也是她对话自我与观众的纽带。
而正在浙江卫视中国蓝剧场热播的《以美之名》,则是姚晨再次朝着新的题材和领域的一次“进击”,她所饰演的整形外科医生乔杨个性犀利但专业能力超强,不安于现状,“想换一种活法”。按照姚晨在专访中的说法,乔杨一直在势均力敌的职场关系里找寻属于医生的荣耀,自己也在她身上看到了美与理想主义的锋芒。
她和理想主义
Q:用三个词语介绍一下角色,您觉得自己本人和角色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A:理想主义、赤诚之心、敢作敢当。
每一个演员去塑造一个角色,一定是会在这个角色身上去投入自己的一部分生命。在理想主义这个部分我们是非常相似的,我看到有网友评价说,乔杨是一个很老派的理想主义者,事实上我也是。在田野调查的过程,我看到的好医生们也是这样的人,他们一直追寻着心里头认定的那一个目标,义无反顾地往那个方向走,无论这一路上有多少的坎坷,因为热爱和赤诚都一直毫不犹豫地向着目标前行,直到抵达彼岸。
Q:您的理想主义是什么?
A:从我进电影学院的那一天起,确实给自己立过一个很大的、甚至看上去有一些虚空的目标,我希望自己能做一个伟大的演员。当然在这一路走过来,你要知道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是何其的难,但是恰恰也因为有那个目标,你在这条路上你始终还没有放弃过,一回身你发现你已经走了20多年了。
这一路有很多的坚持,除了对表演专业的坚持,还有对艺术本身有一份很赤诚的追求,始终保持着敬畏和孩子般的好奇心,同时我也像剧中的乔杨一样,对真善美有非常坚定的一个向往。我始终觉得理想主义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谈,或者是不着边际的幻想,它是要靠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前行和探索,在风雨泥泞里摸爬滚打,再坚持站起来,再选择往前走。
Q:饰演整形外科医生,有做什么准备工作吗?
A:关于这件事情可能还得从头说起。最起初的时候编剧们的想法非常好,他们想写一个有个性的、不一样的医生,但是我觉得个性和不一样应该是落地的,不能只停留在想象当中。当然剧本上来说他们也做了大量的田野调查,有很多真实的案例,这一部分都做得非常充分,但我当时对人物的整体描写还不够满足。
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我选择自己去做田野调查,因为我也想象不出来一个在医美整形领域有个性的医生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当我接触了这些医生以后,发现他们身上都有共性,第一他们都很爱美,对美有一个很高的标准,但同时他们又尊重患者的审美,不一样的是每一个医生都有自己很强烈的个性,除了性格原因,也来自于他们对自己专业的底气,所以每个人呈现出来的状态是不一样的。我把这些医生身上不同的侧面都揽到了乔杨这个人物身上来,塑造了一个冷静果敢的超级理想主义者。
因为你要演的是这个环境里的人,你得让这个环境里的观众去跟你的角色交流和共情。当代戏挺难拍也挺难演的,正因为大家太熟悉了,你有一点假,大家很快就能辨识出来,所以它非常要求我们创作者,第一自身要诚实,第二你要对观众的诚实,这个功课是不能绕过去,不能偷懒的,你得忠实于生活。
Q:您怎样看待乔杨和周静雯之间的关系?
A:在各自的人生当中,她们是互为镜像的关系。因为只有我们有这么深勾连的关系,我们才会对彼此说出那些最扎心的话,但是又会逼迫着对方去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在我看来这两个女性都非常有生命力,她们在业务上彼此欣赏与竞争,也因为这种相爱相杀相辅相成的关系,她们反而很像在同一个赛道上携手奔跑的两个人。虽然看着互相都想超越对方,但是经常在对方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另外一个人总是会伸出援手。
她和美与自我
Q:看到您之前有一条留言说,“每一部作品,都是我和角色之间彼此的寻找”,那这一次在乔杨身上您找寻到了什么呢?
A:寻找到了美的力量。我是天秤座,静雯也是天秤座,天秤座是一个天然爱美的星座。在这部戏之前,我们对美的认知更多是基于自己生命的经历和体验,通过这一部戏这个角色,我对美的认知又到了另一个维度。我记得当时杀青的时候,我写了一篇微博,我借用了一个小说里的一句话,我说:“美是凡人的宗教”,美也是我们在烟火红尘里赋予的意义。我还给乔杨写了一句台词,我说美和生命是同样重要的,对于很多人来说他就是这样子的。作为艺术创作者,我自己就是个寻美者,我希望我永远都不要丢失寻找和热爱美的这种能力,这个是我自己最强烈的收获。
Q:您如何理解“女性真正的悦己”?
A:以前老说“女为悦己者容”,但我觉得现在可以把这个“者”字换掉,现在叫“女为悦己而容”。这是时代发生的变化,女性越来越重视与自我的关系,女性寻美的过程也是一种她与自我之间的寻找。就像我们导演李少飞说的,他认为美就是爱。寻美折射的是人们对爱的需求,从前很多女性会通过他人对自己的爱来寻求自爱,但是到了今天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女孩们通过探索自己就可以寻找到爱自己的方式,这是因为人们认知自我的途径发生了改变。
Q:您曾评论“少而精才能称为作品”,那么从《都挺好》《摇滚狂花》到《以美之名》,您选择作品时最看重什么?什么赋予角色生命力?
A:最重要的是有趣。千万不要小看有趣这件事情,当然有趣不代表它必须是个喜剧。我既是个创作者,同时也是个观众,在选择我喜欢与想看的戏时,我会很在意题材和故事是不是有趣的,是否能吸引到我,我也会想这个戏拍出来,将来它会去跟什么人去交流和对话。
我也觉得创作者观察的能力是很重要的,你永远都要保持着对自己所处的环境的观察,对这个环境里的每一个个体的观察,对个体发生的变化的感知。我经常想这些角色是否真的与当下是相关的,角色打动我肯定是前提,我也才能有兴奋、有欲望去把她塑造好。
其次,因为观察我才会很想去更深入地了解我观察到的这些个体,把她们塑造出来,希望我的角色能够反过来给我观察到的这些个体,甚至可能有些是被忽视掉的一些个体,带去一份抚慰与关照,让他们知道他们其实一直是被看见的。
我当演员22年了,《以美之名》是我主演过的第九部作品,我的产量确实不多,但每一个角色都伴随着我对人的观察。作为创作者,除了有表达之外,我也希望能够去跟电视机前的像我塑造的这些女性们,真正地去沟通去交流,然后彼此拥抱。
从演戏的角度上来说,创作者的这颗心是很重要的,心是不会骗人的,脑子会骗人,你到底有没有把这颗心掏给你的角色,把它红扑扑地捧在你想去交流的那些人面前,他们是能感受到的。这颗心它自然就会赋予一个角色生命力,我相信观众也能看到。
Q:您觉得生活的快乐源自哪里?未来会想做哪些事情丰富自己的生命体验?
A:快乐的源泉也来自于相信,就像我演的乔杨说,“我们做整形医生的改不了命,但是我们可以给病人带去一份好运。”但尽管如此,我们依然要相信爱,相信奇迹。
我不知道,但是我一定会先专注地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情,去感知好当下正在发生的每一件事情,不错过出现在自己生命里的每一个人,依然保持着对未知的想象和好奇。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