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春天,头发容易出油、发痒,洗头频率不知不觉就增加了。但你知道吗?洗头这件日常小事,对60岁以上的朋友来说,可能暗藏健康风险!有人因为洗头方式不当,导致头晕、摔倒,甚至诱发心脑血管问题。今天就来聊聊,60岁后洗头必须避开的4个“雷区”。
一、不要用太烫的水洗头
1、高温刺激血管:热水会让头皮毛细血管急速扩张,血压波动大,容易头晕目眩,尤其对高血压患者风险更高。
2、破坏头皮屏障:烫水洗掉过多油脂,导致头皮干燥、瘙痒,甚至加重脱发。
3、正确水温:接近体温(37℃左右)最合适,手感微温即可。
二、不要弯腰低头洗头
1、颈椎压力大:低头时间过长,可能引发颈椎病或突然起身时头晕。
2、心脑供血不足:弯腰姿势会减少脑部供血,增加晕厥风险。
3、建议姿势:淋浴时直立冲洗,或使用可调节高度的浴室花洒。
三、不要用力抓挠头皮
1、指甲划伤隐患:老年人头皮薄,抓破后易感染,还可能扯断脆弱头发。
2、刺激油脂分泌:过度清洁反而让头皮出油更快,形成恶性循环。
3、正确手法:用指腹轻轻按摩,洗发水先搓泡再上头。
四、不要睡前或空腹洗头
1、睡前洗头难干:湿发入睡易受凉,诱发头痛或面瘫。
2、空腹血糖低:洗头消耗体力,可能引发低血糖性眩晕。
3、最佳时间:饭后1小时或白天暖和时段,洗后及时吹干发根。
60岁后,身体调节能力下降,洗头这种“小事”也得讲究科学。转发给家里长辈,提醒他们避开这些误区,健健康康过好每一天!
温馨提示:内容中医疗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构成用药指南,不作诊断依据,无行医资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