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航天动力产业迎来重要里程碑,天鹊系列发动机第100台下线仪式近日圆满落幕。这一成就标志着我国在商业航天领域的动力技术已经迈入规模化应用的新阶段。
天鹊系列发动机作为朱雀三号可回收火箭的核心动力源,其量产能力的提升为火箭的频繁发射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这一能力不仅意味着我国进入太空的火箭将拥有更多“心脏”,还预示着发射频次的大幅提升,对于推动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向高质量、规模化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回顾过去,朱雀三号试验箭在去年9月成功完成了10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飞行试验,这一壮举标志着我国在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而今,朱雀三号正紧锣密鼓地准备其首次飞行,有望在今年下半年成为我国首枚成功实现回收的运载火箭。
目前,朱雀三号的动力试车箭已经完成了整箭装配,正式步入了地面试验和飞行验证的关键阶段。这一进程的顺利推进,无疑为朱雀三号的首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火箭的可回收与重复使用技术,对于降低发射成本具有革命性的意义。据估算,若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火箭单次发射的成本将降低约70%。这一成本的降低,将使我国能够更加频繁地部署各类卫星,如通信卫星、导航卫星等,从而大幅提升我国在太空领域的实力。
我国在发动机制造技术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近年来,工程师们积极探索3D打印技术的应用,这一技术不仅提高了发动机制作的可靠性,还大大减少了材料浪费,缩短了制作周期。与传统的发动机制造过程相比,3D打印技术更像是一种精确的数字化制造方式,它避免了繁琐的切割、焊接和打磨过程,从而降低了故障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