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前先说个地狱冷笑话:知道小美人鱼为什么不能说话吗?
实际上题主的问题答案很简单:你的鳃变成了你的脸和脖子。
有恐怖小说那味了吧?
人类曾经是鱼(硬骨鱼高纲Osteichthyes),再往前推一推就是有颌类(Gnathostomata),但最终要推到脊椎动物去的。
一般认为脊椎动物的共同祖先具有6对鳃弓(visceral arch),这玩意是支撑鳃丝的结构基础,得有这玩意动物才能长出鳃来,而这玩意长这样:
其中,前三对鳃弓演化为了面部的下半部分:
第一对鳃弓是最早丢失的,在有颌类(Gnathostomata)中就失去了鳃丝,变成了颌骨。
(可以尝试摸一下自己的下颌骨,你能感受到和上图相似的结构)
第二对鳃弓丢失得稍晚,也是在有颌类中,它与第三鳃弓一同形成了舌骨(hyoid bone),舌骨不与其他任何骨形成关节,而以韧带及肌肉悬挂在颞骨的茎突。舌骨位于颈部,在下颔骨与喉之间支持舌头,并当作某些舌头肌肉的附着处,它长这样:
其中,舌骨小角由第二鳃弓演化而来,而第三鳃弓则演化为舌骨大角及舌骨体。
同时,第一、第二对鳃弓还共同组成了三块听小骨(ossicles)——锤骨(Malleus)、砧骨(Incus)由第一对鳃弓演化而来,镫骨(Stapes)则起源于第二对鳃弓。
后三对鳃弓中,第五鳃弓在早期四足类中发生退化并彻底丢失,四六两对合并为一对。
第四、第六鳃弓在演化过程中软骨化为甲状软骨(thyroid cartilage)和环状软骨(cricoid cartilage),二者经常在性成熟的雄性个体的腹侧突出形成喉结。
它俩还发育为杓状软骨(arytenoid cartilage)和楔状软骨(cuneiform cartilages),二者均左右各一,声带附着于杓状软骨之上,楔状软骨则支持声带和会厌软骨的侧面,二者对于发声至关重要。
所以你看,文章开头的问题这就有了答案,小美人鱼的第二、第三、第四和第六鳃弓要承担起水下呼吸的大任,不能附着舌肌和声带,也不能转化为听小骨,自然就不能说话也听不到咯。
如果题主也愿意付出相同的代价的话,想必水下呼吸也不是什么难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