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设计要求上来看,雨刮使用个4-5年是没问题,但实际用起来,很多车主1-2年就要换一次。像高温天气、极寒天气,对雨刮的工况就影响比较大,可以提前换雨刮。
老化磨损影响刮拭效果
雨刮的主要部件是橡胶刮片,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橡胶会逐渐老化。风吹日晒雨淋,会使橡胶变硬、变脆,失去原本的柔韧性。即便处于停车状态,雨刮也难以避免地受到阳光中紫外线的侵蚀,导致橡胶分子结构被破坏。不仅如此,每次使用雨刮时,刮片与挡风玻璃之间都会产生摩擦,久而久之,刮片表面会出现磨损,形成划痕和缺口。
当雨刮出现老化磨损后,刮拭效果会大打折扣。在雨天行车时,无法彻底清除挡风玻璃上的雨水,导致玻璃上残留水痕、条纹,严重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增加了行车风险。特别是在高速行驶或夜间行车时,视线受阻可能导致驾驶员无法及时发现前方的障碍物或交通状况,从而引发交通事故。
滋生污垢导致玻璃损伤
车辆行驶过程中,雨刮会接触到各种污垢,如灰尘、泥沙、鸟粪、树液等。这些污垢会附着在刮片上,如果不及时清理,就会在刮片与玻璃之间形成研磨剂,随着雨刮的运动,对挡风玻璃造成刮擦。长此以往,玻璃表面会出现细微的划痕,不仅影响玻璃的清晰度,还会降低玻璃的使用寿命。
此外,污垢中含有的酸性或碱性物质,会对玻璃和雨刮刮片产生腐蚀作用。酸性的鸟粪和树液会侵蚀玻璃表面的保护膜,使玻璃变得粗糙,更容易吸附污垢;同时,也会加速刮片的老化和损坏。
功能异常影响驾驶体验
老化、磨损的雨刮不仅刮拭效果不佳,还可能出现功能异常的情况。比如,雨刮在工作时会产生跳动、抖动,发出刺耳的噪音,这不仅会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影响驾驶心情,还可能是雨刮系统出现故障的信号。如果不及时更换雨刮,故障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导致雨刮无法正常工作,给行车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定期更换的时间与方法
那么,多久更换一次雨刮比较合适呢?一般来说,雨刮的使用寿命为 1-2 年,或者行驶 1-2 万公里。但实际更换周期会因使用环境、频率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在高温、高湿或多尘的环境下,雨刮的老化速度会加快,需要更频繁地更换。
总之,车上的雨刮器虽然看似小巧,但其作用却不容小觑。为了保障行车安全和驾驶舒适度,车主们应定期检查和更换雨刮器,确保其在雨天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以上部分图片来源 :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