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老师的作业很多,但其实是不合理的,不是因为双减,而是因为低效。大量的作业的本质,是老师课堂上没有讲清楚的内容,通过题海战术,让孩子形成做题的熟练度,从而获得成绩的提升。
布置过多作业的老师,从教学的方式和效率上,并不算优秀的老师。
过多的作业的正向作用,只有一个可以提升这门学科的成绩,但不利因素却包括,孩子学习兴趣和效率的减低,自主思维时间的缺乏,以及对于其他学科的成绩影响。
优秀的老师是在课堂上能够让学生愿意听,听得懂,而且有拓展思维的意愿,能够与老师授课形成思维互动,这样的老师作业并不多,但却很有针对性。而不是过多的作业,让孩子写的很晚很累,虽然做题熟练度提升,但学习兴趣却下降了。孩子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
一旦孩子过多的课外学习时间,被大量重复的作业占领,是没有自主思维的时间的,因此真正聪慧的孩子,有的时候即使被老师说几句,也会选择自己安排学习时间,毕竟只有自己才知道如何学习,才能有助力自己提升。
学生最终升学比的是总分,而不是一门学科的成绩。一门学科过多的作业量,同样也会影响其他学科的时间安排。
孩子初中时间,其他班级有一个历史老师,经常布置让孩子抄书的作业,有些学生可以抄到凌晨两三点,而在南京历史是一门开卷考试学科,根本不需要大量记忆,而且分值只有60分,数学英语才是中考关键,最终其教的几个班级,历史学科成绩是不差,但考上重点高中人数相比其他班级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