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在武汉市经开区纱帽街10千伏滩头渔场支线的一处电线杆上,国网武汉供电公司运检一班员工张保亚站在梯子上,高高举起一根长达5米的绝缘操作杆,将一只1:1等比例的“猫头鹰”挂在了杆塔上。这只能够摇头晃脑、眼睛发光、真假难分的“猫头鹰”是国网武汉供电公司最新采用的新型仿生驱鸟器。
在纱帽街,随处可见水塘。这里三面环水,长江及西边蚂蚁河、通顺河围合,农渔业发达,是鸟类繁衍的理想家园,但鸟巢却成为影响供电安全的最大隐患之一。
“鸟儿的粪便可能坠落在绝缘子和导线上,筑巢时也会叼来铁栅栏,会让线路形成导电回路,既威胁供电安全,也让鸟类容易触电致死。”国网武汉供电公司经开供电公司运检工区负责人李鹏说,过去防鸟害多用防鸟刺、防鸟网,今年则创新引入具有仿生功能的新型驱鸟器,减少对鸟类的伤害。
新型驱鸟器看上去就是一只猫头鹰,它靠磁铁紧紧吸在电塔上,只要小鸟靠近,就会发出红外线和假的猛禽叫声,把小鸟吓跑。而且,它的体内还有距离传感器,能及时记录驱逐情形,后台系统会据此不断优化它的部署位置。
对比传统的转轴反光式驱鸟器,使用该新型驱鸟器后,班组针对鸟巢的巡视周期延长了一倍,节省了50%的人力物力。
目前,国网武汉供电公司经开供电公司已根据鸟类分布情况,在重点区域装设了50余个新型驱鸟器,下一步将根据鸟巢隐患情况加强覆盖。
文/刘海锋 李月媛李昊择
(武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