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4 月 21 日消息,长久以来,宇宙中有一部分普通物质(非暗物质)的去向一直困扰着天文学家。据估算,普通物质约占宇宙总质量的 15%,然而在可观测的恒星、星系及其他宇宙结构中,却始终有约一半的普通物质“不翼而飞”。如今,这一谜团或许有了答案。
一个由多国研究人员组成的大型团队发现,环绕大多数星系的弥散氢气云比此前认为的规模要大得多,其规模之大足以解释宇宙中缺失的大部分物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天文学家、该研究的共同作者西蒙・费拉罗表示:“测量结果与找到所有缺失气体的假设是一致的。”目前,这项研究的论文已在预印本服务器 arXiv 上发布,并正在接受同行评审,准备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
在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美国亚利桑那州基特峰国家天文台的暗能量光谱仪(DESI)以及智利阿塔卡马宇宙学望远镜的数据展开调查。借助 DESI 的观测数据,团队将大约 700 万星系的图像叠加,以测量星系边缘微弱的电离氢气晕。这些气晕通常过于微弱,难以用常规方法观测到。因此,研究团队转而测量了这些气体如何使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宇宙大爆炸遗留下来的弥漫在整个宇宙中的辐射)变暗或变亮。
IT之家注意到,研究团队还发现,电离氢气云在星系之间形成了幽灵般的、近乎隐形的丝状结构。如果这种宇宙网络连接了宇宙中大多数星系,其跨度足以解释此前未被探测到的物质。
这一发现还可能改变我们对黑洞行为的理解。科学家最初认为,大多数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仅在其生命早期喷射气体。然而,如此广泛的弥散气体云的存在表明,这些黑洞的活跃程度可能比之前认为的更为频繁。
“有一种假设认为,黑洞会在所谓的‘工作周期’中偶尔开启和关闭。”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天文学家博里亚娜・哈兹伊丝卡表示。
下一步,研究人员计划将这些新的测量结果纳入现有的宇宙学模型。哈兹伊丝卡表示:“有很多人对使用我们的测量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感兴趣,这些分析将包括这种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