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金陵晚报
肥胖
也会“连累”肾脏
这些饮食很伤肾
别忽视“求救”信号
□通讯员 宫丹丹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婕妤
慢性肾脏病因其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医疗花费和低知晓率的特征,已成为全球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据数据统计,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深受其扰,重视肾脏健康,早期筛查和科学管理刻不容缓。然而,大众对于肾脏病的认识依旧不足,甚至常常忽视身体的“求救”信号。“其实,肥胖也是导致肾脏病的因素之一,但往往被忽视,尤其是年轻人。生活中,一些日常饮食习惯也很伤肾。”昨天是第二十个世界肾脏日,针对肾脏病的防治误区,专家一一解读。
肥胖正透支着身体“净化器”
“喝完这最后一杯奶茶再减肥吧!”这种甜蜜的放纵似乎成为不少减重人群的日常。然而,肥胖不仅是造成高血压、高血糖等慢性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更悄然透支着身体的“净化器”——肾脏。
刚过而立之年的张先生体重已接近150公斤,由于肥胖原因引发了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心衰、肾衰等诸多并发症,每天需要吃多种药物来控制血压,不仅身体健康受到了危害,家庭生活上更是受到了影响。“年迈的父母担心我的身体,连六岁的儿子都不愿意让我接送上下学,觉得很没面子。”在减重的各项治疗下,张先生终于将体重维持在80公斤左右,而各种肥胖导致的健康问题也有了改善,“连儿子也夸我越来越帅了。”
昨天,在省人民医院举办的以“您的肾脏还好吗?早检查,保健康”为主题的大型公益活动现场,记者也见到了不少因肥胖导致肾脏问题而前来求助的患者。“肥胖确实会影响肾脏。”省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毛慧娟教授解释,肥胖影响的不仅仅是心脑血管,肾脏也是受累的一个重要器官,“肾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承担着‘净化器’的关键功能,包括过滤血液,排出毒素,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分;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稳定;参与血压调节等。”
大多数人认为,能吃能喝就没问题,但实际上肥胖就会导致一系列的代谢问题,导致肾脏负担太重。“临床我们在做肾穿刺时,发现肥胖相关的肾脏病,它的肾脏肥大、主细胞有病变,会表现为蛋白尿,甚至出现后期的肾功能异常。而且它往往也伴有血压、血脂、尿酸增高,甚至发生痛风等。”毛慧娟表示,“肥胖引起的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这些病本身也会影响到肾脏,比如高血压会引起肾脏压力增高,导致肾小管间质损害;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管理不好,会影响到微血管,进而影响到肾脏。”有研究显示,肥胖的人得尿毒症的机会比一般人高10倍多。
莫忽视这些“求救”信号
全球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已超过10%,而中国患者人数高达1.5亿,但知晓率却不足10%,对肾脏疾病的早期筛查和干预至关重要。
“肾脏疾病因其早期症状隐匿,常被称为‘沉默的杀手’。主要是因为肾脏有极强的‘代偿能力’——哪怕一半功能受损,患者也可能毫无症状。就像一台超长待机的手机,电量只剩20%时还能正常使用,但一旦关机,往往已经来不及充电了。一旦出现症状,往往已经发展到中晚期,肾脏功能已经严重受损,甚至可能已进展至终末期肾病如尿毒症,只能依赖透析或肾移植维持生命。”毛慧娟提醒,关注早期症状能够及早识别身体的“求救”信号——如泡沫尿、水肿等异常。
“普通老百姓可以观察自己的尿液,如果尿液表面出现细密且久不消散的泡沫,这种往往是蛋白尿。这时要去医院做一个尿常规检查,尤其一些代谢性疾病患者,比如说糖尿病、高血压、痛风、高脂血症、肥胖等高危人群,可能要比肌酐检查更早地发现肾脏疾病。”毛慧娟提醒,“而高血压患者可能尿泡沫没增多,但是夜尿频繁,那就表示尿的浓缩稀释功能可能出现问题,还有尿的颜色发生改变,如果出现了红色、葡萄酒色也要注意,尤其是剧烈运动后尿液红了,也要警惕是肾脏出了问题。”
此外,专家提醒:晨起眼睑浮肿,可能是肾脏排水功能减弱,导致水分滞留;莫名疲劳,可能是肾脏功能下降,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导致毒素积累,影响身体状态。专家建议,慢性肾脏病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筛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和血清肌酐检测;每年成人体检时,检测一次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和血清肌酐。
改变饮食习惯也可养肾
肥胖累及肾脏,那么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减轻肾脏负担吗?
“肾脏健康与我们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会损害肾脏健康,有些坏习惯会让它‘过劳’或‘受伤’,譬如长期高盐高糖饮食。”毛慧娟建议,市民要保持低盐低蛋白饮食,控制每日盐摄入量不高于5克。
“吃得太咸,盐摄入多了,肾脏就得拼命工作,把多余的钠排出体外。长期高盐饮食不仅会增加肾脏的负担,还可能导致高血压,这对肾脏来说简直是‘双重打击’。所以,做菜时少放点盐,咸菜、腌制品也要少吃。”毛慧娟表示,“而针对高蛋白饮食,虽然蛋白质对肌肉生长和修复至关重要,但过量摄入高蛋白食物如红肉、奶制品和蛋白粉,会增加肾脏的负担。肾脏需要过滤掉蛋白质代谢产生的废物,过多的蛋白质会导致肾脏过度工作,可能引发肾损伤。对于已经有肾脏问题的人来说,高蛋白饮食尤其危险。”
喝水太少同样加重肾脏负担。“很多人忙起来就忘了喝水,或者不喜欢喝水,这其实对肾脏非常不好。水喝得少,尿量就会减少,尿液中的废物和毒素浓度就会升高,容易形成结石,还可能引发尿路感染。建议每天至少喝1.5升到2升水,保持尿量充足。当然,如果已经有了肾脏病,且存在水肿时,应该限制饮水。”毛慧娟建议。
肾脏病的预防应从生活方式干预入手,毛慧娟支招:饮食要保持低盐低蛋白饮食,优选摄入鱼肉、蛋类等优质蛋白;科学饮水,避免长期憋尿;规律作息,适度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戒烟限酒,避免滥用镇痛药、抗生素及含马兜铃酸的中药、保健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