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阿姨和老伴每天都和女儿一家住在一起,三代同堂,看似很热闹,但实际情况却并不像表面那么光鲜。
李阿姨的女儿小丽最近变得有些沉默寡言,常常躲在房间里不愿出来。
一次无意间听到了李阿姨和老伴的谈话,才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李阿姨常常在姑娘和孙子面前数落自己的老伴,说他没本事,脾气又大。
小丽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现在每次听见母亲数落父亲,心里都感觉很难过,却又无力去改变什么。
这样的场景,或许在很多家庭中都发生过。
父母的言行,不知不觉间对孩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有一次,小丽在接到公司同事的建议后,勇敢站出来指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没想到,却遭到母亲的强烈反对。
李阿姨觉得,为了家里的“和气”,孩子不该这么“出头”,哪怕是在外面,也一定要顺着领导和同事的意思。
她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因为过于自信而“惹祸”。
但是,父母的这种观念,却没有意识到对孩子的伤害。
当我们从小就在一个不断被“教训”的环境中成长,长大后也会不自觉地压抑自己的观点与感受。
耳濡目染中,孩子会将父母的行为模式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模式。
静静是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子,但是她的妈妈总是担心她骄傲,常常在各种场合无情地批评她。
有一次,静静在学校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回家后迫不及待地和妈妈分享这个好消息。
静静的妈妈却冷冷地说了一句:“这些都是小事,不值得你骄傲。”
这样的批评和控制方式,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失去自信。
长时间下去,孩子会变得更加敏感、脆弱,甚至可能失去对生活的热情和自信心,更无法与人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
要知道,没有人愿意长时间待在一个总是被批评和否定的环境里,那种压抑和焦虑会让人非常痛苦,更别说是在心理承受力更弱的孩子身上。
小李是一个聪明勤奋的年轻人,但人际关系却一直处理得不好。
原因在于,小李的父母从小没有强调“人品”这一重要概念。
相反,他们对成绩要求非常严格,但对待他人的态度和行为却不甚在意,大人自己也是如此。
孩子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久而久之就学会了自私、算计、不考虑他人的感受。
在学校里表现得非常优秀,但在人际关系中却常常碰壁。
这样的孩子,进入社会后,很难赢得同事和朋友的真心,更不要说建立健康的家庭关系了。
父母教导孩子不仅仅是为了学业上的成功,更需要注重孩子在人品上的培养。
人品这东西决定了一个人如何对待社会、家庭和朋友,而这点往往会对未来产生巨大影响。
每一位为人父母者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成功。
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往往忽视了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深远影响。
父母在一些生活细节上的不良示范,很可能会在无意中消耗掉子女的福分,最后导致彼此关系的恶化。
上文提到的几个场景,或许在很多家庭中都有所发生。
父母做事的方式、批评和控制孩子的语言习惯,以及在人品方面的引导,这些都是极其重要的教育环节。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
要想孩子未来生活得好,父母首先要反省和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
多一些关爱和理解,少一些苛责和控制,注重品德教育,这样的家庭环境才能真正让孩子受益终生。
家庭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倾注的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和期待。
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意识到这一点,为自己和孩子共同创造一个温馨、健康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