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在进食(资料图片)
在重庆动物园的竹林深处,一位来自连云港灌南的汉子,用32年的光阴书写了一段与国宝大熊猫的传奇故事。从杂工到熊猫馆馆长,从重庆市“十佳农民工”到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张乃成将半生心血倾注于黑白团子的健康与欢笑,用行动诠释了“他乡亦故乡”的深情厚谊。3月20日下午,重庆市2024年第四季度“重庆好人”发布活动在渝中区人民政府隆重举行,张乃成获评“敬业奉献类重庆好人”。颁奖结束后,记者电话连线采访了张乃成,听他诉说如何用32个春秋来守护国宝熊猫的点点滴滴。
颁奖现场
缘起:灌南少年的“熊猫梦”
1992年4月,18岁的张乃成在亲戚的介绍下,从灌南张店镇出发,前往重庆一家雪糕厂当搬运工。那年夏天,动物园大熊猫“新星”产崽,张乃成负责送冰砖给“新星”母子降温。因为年轻勤快,他被动物园看中,留下做起了杂工。
熊猫在进食(资料图片)
初入园时,他的工作就是在熊猫馆搬运冰块、砍竹子和打扫圈舍。虽然工作很累,但是自从第一次见到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时,他就喜欢上了这些可爱的大宝贝。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留下来,总有一天,能够自己亲手喂养熊猫。机会在一年后降临。因为踏实肯干,老师傅让他尝试喂养大熊猫“飞飞”。
张乃成在照顾熊猫(资料图片)
“第一次走到大熊猫跟前,递出第一根竹子的瞬间,我的手都是颤抖的,因为我感觉像在传递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张乃成在电话里回忆,从那时候开始,他就走上了研究如何饲养大熊猫的艰辛之路,为了照顾好新星,张乃成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向师傅请教,生怕“飞飞”出一点问题。他白天观察、记录熊猫习性,晚上研读专业书籍,笔记本写了厚厚一摞。一次,熊猫希希和飞飞成功配种诞下双胞胎,但因缺乏养育经验,幼崽未能存活。这次失败让张乃成痛心不已,决心钻研繁育技术,“每一只熊猫都不一样,不能照本宣科。”
熊猫在进食(资料图片)
奇迹:从“新星”到全球纪录
不久后,馆里安排张乃成做野生大熊猫“新星”的专职饲养员。不曾想有一次,“新星”和新来的男朋友“亮亮”在园中玩耍时,“亮亮”突然发起脾气,对“新星”又撕又咬。大熊猫发狂十分危险,工作人员也无法靠近。张乃成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新星”被咬得奄奄一息,躺在地上无法动弹。而当时,天空又偏偏下起了小雨。
张乃成在照顾熊猫(资料图片)
后来,张乃成砍掉了四根竹子,拿彩条布把“新星”遮起来。害怕“新星”的伤口淋到雨后可能会感染,于是张乃成就守了它一整晚。好在“新星”挺了过来,在大家的合力照料下渐渐康复。
张乃成在照顾熊猫(资料图片)
从那之后,张乃成对“新星”呵护有加。他改造了园内设施,方便“新星”活动,又把每一根笋尖掐掉,保护它的肠胃。
张乃成在照顾熊猫(资料图片)
在“新星”首次怀孕产子时,为了确保幼崽存活,张乃成连续7天不分昼夜地监控。在他的悉心照料下,“新星”成长为有名的熊猫“英雄妈妈”,这位“英雄妈妈”一生共产下6胎10只幼崽,其中7只成活,更在20岁高龄诞下双胞胎,27岁时仍能发情,创下圈养大熊猫的繁育奇迹。2020年,“新星”以38岁高龄离世,相当于人类寿命的120岁,刷新全球圈养熊猫寿命纪录。
张乃成写下的百万字熊猫日记
如今,重庆动物园的大熊猫数量从最初的4只增至23只,成为全球城市动物园中熊猫最多的园区。张乃成写下的百万字熊猫日记,记录着每一只“孩子”的成长点滴。
熊猫在进食(资料图片)
坚守:熊猫馆里的32个“异乡年”
当记者问他平时春节都是在哪里度过时,张乃成在电话中笑着说:“春节?熊猫可不过年!”30多年来,他的每个春节都是和熊猫共度,甚至为方便夜间照料,他长期住在馆内。妻子和儿子只能带着饭菜到熊猫馆与他短暂团聚。2006年,幼崽“龙星”生病时,他因过度劳累患上急性肺炎,住院三天后竟偷偷溜回岗位继续照料。
张乃成在照顾熊猫(资料图片)
甘于清贫,守住寂寞,张乃成在熊猫馆工作的这些年里,已经成为大家口中熟悉的“熊猫奶爸”,他用自己宝贵的青春,为保护国宝大熊猫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也展示了一名平凡劳动者的坚韧和担当。2007年,张乃成被评为第二届重庆市“十佳”农民工,2008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熊猫在进食(资料图片)
荣誉的背后,往往藏着他对家人的愧疚。儿子张金康4岁时才第一次看清父亲的模样,却骄傲地说:“爸爸是国宝的英雄!” 母亲病重时,他一边在病床前照顾母亲,一边通过手机监控远程守护熊猫幼崽,而一旁的母亲则看着屏幕上的熊猫画面,病痛也有所缓解,管床护士感叹:“这是最温暖的药方”。
张乃成在照顾熊猫(资料图片)
传承:从“奶爸”到“导师”
“夜间很关键,我不值班不行。”每天晚上8时多,大熊猫就会饿,而过胖或过瘦都会影响生育。因此,张乃成坚持每晚给熊猫加餐,喂完已是深夜11时,第二天清晨6时许又要起来准备饲料。
颁奖现场
担任熊猫馆馆长后,张乃成将重心转向人才培养。他带领团队研究大熊猫的喜好,精心设计丰富的玩具,让熊猫“拆家”变成益智游戏;吸引动物学、生物学青年加入,培养出新一代熊猫保育骨干。现在他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来编写饲养手册。
颁奖现场
“给熊猫当‘奶爸’,是我一辈子的骄傲,我得把‘铲屎官’的秘籍传给年轻人!”张乃成的嘴角忍不住上扬,“还有10年左右我就要退休了,目前馆内还有几只老年大熊猫,我会一直坚持下去,把这些大熊猫照顾得像‘新星’一样细致。”
竹香酿蜜,此心安处是吾乡
从灌南的沂河岸畔到重庆的嘉陵江边,张乃成用半生时光诠释了“择一事终一生”的匠人精神。他说:“熊猫是世界的宝贝,但对我来说,它们更是家人。” 这位异乡“熊猫奶爸”的故事,不仅是敬业奉献的赞歌,更是一曲跨越山河的温情诗篇。
张乃成和同事在照顾熊猫(资料图片)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凌飞 通讯员 孙荪
校对 严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