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美好生活,并不是负重前行,而是在旅途中不断舍弃。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们的变化,曾经认为不可或缺的事物,最终往往变得可有可无。
如果你始终停留于一处,而周遭的一切都在变化之中,终将被时代抛弃。
在退休之后,你会慢慢发现,并不真的需要那么多朋友。
01
维持友情关系总是伴随着代价。
作家詹姆斯·瑟伯创作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
一只居住在城市的老鼠计划拜访一位乡下的朋友,他们约定在某个地点会面。
根据乡下老鼠的指引,城市老鼠藏匿于一辆开往乡下的火车内。
本应于贝丁顿站停车让城市老鼠下车,但因当天是星期天,火车未停靠贝丁顿。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使得城市老鼠陷入恐慌,一直被带到了米德尔堡。
下火车后,它试图找到回城的公交车,却错过了最后一班车。
躲在阴暗角落的城市老鼠不禁咒骂:“真倒霉。”
事实上,我们应当留在适合我们的地方,才能享受到真正的快乐。
城市老鼠的行为,与许多退休老人类似,他们渴望重建旧日的友谊,找回失去的联系。
他们携带礼物,探访故乡亲友,感受乡村的气息,品尝井水。
长途颠簸,山路曲折,使人半路就感到晕眩,甚至呕吐。年轻时,你能够轻松应对;但现在年纪大了,体力已不如前。
或许你怀着“千里送鹅毛”的心意,但别人未必领情。
你的退休意味着你的价值正在降低。
那些曾受惠于你的朋友可能会欢迎并感激你,但如果频繁拜访,也可能引起别人的厌烦。
当你无法继续提供帮助时,那些曾求助于你的人可能不再欢迎你。
希望继续得到你帮助的人会接待你,但同时这也会给你带来麻烦,毕竟你已经不在那个位置上帮忙了,需要求人帮忙。
努力维系友情带来的各种困扰和痛苦,还有不断赠送的礼物,这是否还值得?
02
一旦摒弃伪装,你会发现身边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朋友。
我的一位老同事曾是某科室的科长。
他与下属打麻将时总是赢。
退休后,他邀请几位老下属一起打门球。
出乎意料的是,老同事这次却输了。
他生气地说:“大家怎么不让着我一点呢?”
一位下属站出来说:“科长,你还以为自己是我们的上司吗?现在你和我一样,都是退休老人。”
在职时,人们对你的尊重源于对你职位的尊重,期待从中得到好处。
一旦退下来,你就回归为普通人,周围的人也不再掩饰自己。他们不再刻意讨好你。
这时你才发现,许多所谓的朋友只是表面上的朋友。
为了生计,许多人带着面具生活。你在笑,他们就跟着笑;你有困难,他们会积极帮助;你升职了,他们会热烈鼓掌。
俗话说:“先敬罗衣后敬人。”
在职场上的职位,对许多人而言,就像是一件华丽的外衣。即使你非常真诚,也无法保证周围的人都以诚待人。
退休后别忘了,踩你一脚的人和鼓掌的人可能是同一人。
当大家都摘下面具时,人际交往就不再简单了。
参加聚会时,过去有人车接车送,现在你得搭公交或自驾,一路上辛苦异常。
想找朋友玩,但他们还未退休会拒绝你。毕竟,他们的时间是用来赚钱的,或是去讨好其他更有用的人。
请求朋友帮忙时,对方会有各种理由拒绝。他们愿意帮助的是有利益往来的人。
和朋友一起喝酒时,你不再稳坐主位,也不太习惯这种情况。
发表见解时,掌声寥寥。失去了一呼百应的效果,你可能感到不适。
退休是从虚伪走向真实的过程,是从利益交换转变为生活交往的过程。真正的生活之交是非常罕见的。
03
接受人走茶凉的现实,才能享受当下的安宁。
如果你在一个不错的单位工作,五十多岁时你可能会被安排退二线。那时,你已被边缘化,工作量减轻,失去了被人重视的感觉。
退休那一天,可能只有你孤零零地离开。一个人收拾私人物品,打车离去。
也许会有人送行,但那更多是例行公事,而非真正的不舍。
随后,你会发现许多生活得很好的退休老人朋友很少,话不多。他们的重心主要在“家庭”。
你曾是局长,但现在也是姥爷。选择做一个姥爷,陪孙子慢慢散步。
如果你健康尚好,那就去做孩子们的保姆。
你也可以选择和伴侣一起出行探索世界。不必邀约许多熟人,跟团旅游亦可。
退出所有与工作相关的群聊,最多只在家庭群里邀约大家一起过节聚餐。
减少发朋友圈的频率,不需要太多人参与你的生活。
确实,家庭的幸福才是晚年最大的快乐。
04
有句话说:“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还有人说:“未曾拥有,何来失去?”
确实,当你降低了期待,不再需要朋友时,即便一个朋友都没有,也能感到快乐。
你不是孤独,而是享受孤独;不是无人关爱,而是家人心中的宝贝——家中有一老,如同有一宝。
未来的日子,归于简朴,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