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发现伴侣的不完美就想分手?
更新于:2025-03-24 11:55:08

如果你时常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真正的懂你,对人对事都抱着一种较为悲观的态度,会先把结果想到最坏,认为爱你的人也最终都会背叛你。那你很有可能你陷入了一种“被迫害焦虑”的心理模式中。

这种焦虑模式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对人信任感低,包括自己的伴侣、朋友甚至亲人。伴侣一个看起来不耐烦的表情或者听起来稍显冷漠的语气,都会被你过度解读,然后进行灾难化想象。就比如另一半可能一下午都没有联系你,你就会觉得对方是不是烦你了,想分手?你总是会把人往坏处想。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你为了保护自己在这个不安的世界里不受伤,于是,你就使用了这样一种来自于婴儿时期的自我保护机制去对抗。

我们说,小孩子的世界是很简单的,它只有好坏之分。因为对于他们来说,生存是当下唯一需要思考的事情。如果养育者能给予他精准的照顾,让他能够很好的活下去,他就会觉得这个世界是好的,是安全的。相反,一旦小孩子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比如说被饿到了。想找人玩的时候自己却被独自锁在家里。父母总是用暴力对待他,或者忽视、指责、打压等等,那这个孩童时期埋下的不安全的种子就会生根发芽。导致他永远都是处于一种不安的、甚至恐惧的状态里。

即使在长大后,心智逐渐发育成熟,但孩童时期,这种对“坏世界”的恐惧与不安就像一颗种子一样埋在了潜意识里,这就是被迫害焦虑的来源。

并且越是和他亲近的人,他的这种不安感还会越重,如果关系没那么好,反而这种焦虑还轻一些。具体表现出来的就是在亲密关系里的不断的猜疑、焦虑…只要对方稍微有点点忽视了自己,他就会认为自己被全世界抛弃了。

那为什么越亲近反而会越不安呢?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解释,是因为“被迫害焦虑”往往是和“理想化幻想”绑定在一起的。因为从小就认定了这个世界是危险的,充满了敌人。那为了保护自己,他就会想象出一个强大的、不会让自己受伤的“理想化客体”,并把这个理想化投射到了伴侣身上,希望对方能给自己带来安全感。 

也就是说,他可能从一开始喜欢的就并不是一个真实的对方,而是自己的理想化幻想。那结果必然是,在相处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对方其实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个样子。一旦察觉到了这一点,他就会失望,甚至愤怒,觉得对方变了,或者一开始就是在欺骗自己。通俗来理解就是期望越高,失望也就越大。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来找我咨询的人,说感觉自己很难接受另一半的缺点,一旦看到了对方的不完美就想分手的原因。这些所谓的“缺点”倒不是说,真的有多严重,更多的只是因为没有符合他们的理想化特质罢了。而对于他们来说,任何一点的不符合,都会触发他严重的不安,让他重新体验到那种如婴儿时期对生存的焦虑与恐惧。

但事实是,我们基本上是不太可能找到一个完全符合自己理想化幻想的伴侣,也就注定了,这些总是投射幻想的人,会在每一段关系里重复体验这种失望、不安和愤怒。当失望累积过多后,也就更加坚信了“这个世界是坏的”、“所有人都会抛弃自己”的这种认知。“被迫害焦虑”愈演愈重,直到彻底将自己封闭起来。谁都无法走进他的内心,他也无法感受到爱与关心。哪怕对方表达了理解与支持,他也会误认为是拆台,在跟他对着干。

因为对于正处于“被迫害焦虑”模式中的人来说,他们的心智就是类似于婴儿的心智结构,内心世界如小婴儿一样,非黑即白。伴侣对他好,能照顾他的情绪,那就是爱他;但如果做的不好,即使做到了90分,只要有10分没做到,那也是不爱他。

那如果长时间处在这样一种“被迫害”的模式中,人会变得越来越消极悲观,严重的情况还会走向焦虑症、分裂等心理问题。需要及时寻求心理帮助。

但我今天主要想从认知成长的角度讲一下“被迫害焦虑”对我们的阻碍。因为这种心理背后还隐藏着一种思维就是:因为世界都是坏的,所以无论我做什么都不对,那我就可以心安理得的什么都不做。

比如领导批评了你,你怪领导,但从不思考自己工作上出现的问题;和另一半吵架了,你指责对方,却看不到自己在这次冲突中也是有责任的;情路坎坷,你怪自己运气不好,总是遇人不淑,从没想过自己为什么总是筛选到不OK的人。正是因为你永远都将自己处在一个受害者的位置上,就像小婴儿一样,被动的等着接受别人的好、他人的爱,时间长了,你也就真的停滞在了孩童时期的心智水平,无法得到真正的提升和成长。

就像“被迫害焦虑”来自于婴儿时期的不安全感。但作为成年人,我们其实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和疗愈手段,去填补自己内心的缺失,去觉察自己的情绪。而不是一直在怨天尤人。有句话叫,你怎么看待自己,决定了你怎么看待这个世界。人只有和自己的关系处理好了,才会和他人与世界的关系处理好。

我时常在每个论题的最后,都让大家要觉察自己,其实觉察很简单,就是做自己的旁观者,旁观自己的经历和情绪,把视角高一个维度去看自己,这类似于看山是山是因为在山之外,看水是水是因为在水之外,你看见了自己的情绪,你就在情绪之外。摸摸你的内在小孩,告诉他一声,别委屈了,人生还要继续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