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和李嫣又上热搜:王菲,你怎么把女儿教成这样了?
更新于:2025-04-04 05:45:27

最近,55 岁的王菲与 18 岁女儿李嫣在国外庆生的照片登上了社交媒体的热搜!

照片中,王菲依旧保持着她一贯随性优雅的气质,而李嫣已出落成一位亭亭玉立的年轻女子!

母女二人都散发着非凡的魅力!

王菲身着简约的短袖衬衫、休闲长裤,随意地披着一条围巾。

尽管穿着朴素,却气场十足!

难怪网友评论道:“别人穿麻袋是灾难,菲姐穿麻袋直接封神!”

李嫣的唇腭裂已完全修复,如今出落得光彩照人、时尚靓丽。

多年来,网络上对王菲及其子女有诸多猜测和不同看法。

有人甚至批评王菲过于专注恋爱,忽视女儿,致使女儿们成为问题少女。

然而,深入观察后会发现,这些担忧毫无根据。

事实上,王菲在养育子女方面颇为成功。

以李嫣为例,尽管她先天患有唇腭裂,却成长为一位出类拔萃的个体,远超许多人的成就。

作为著名歌手王菲的孩子,李嫣自出生起就备受公众关注。

遗憾的是,她天生患有唇腭裂。

有些人常说王菲的人生一帆风顺,轻易就获得了名利。

但他们忽略了王菲也曾承受巨大痛苦。

孩子出生时患有唇腭裂,对任何父母而言无疑都是沉重打击。

面对这种困境,有些人可能会一蹶不振、失去希望,而像王菲这样的人,则能如凤凰涅槃般重新振作。

王菲和李亚鹏共同创立了嫣然天使基金,为中国唇腭裂儿童的昂贵手术筹集了大量资金。

李嫣自幼便积极参与嫣然天使基金的筹款和捐赠活动。

她的一幅画作拍出了高达百万元的价格。

截至目前,嫣然天使基金已帮助了近千名唇腭裂儿童。

李嫣真正实现了父母 “把伤痕变成荣耀” 的期望。

可以说,自出生以来,李嫣就给许多人带来了福祉。

将她形容为下凡的天使,一点也不为过。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父母在面对孩子的不幸或缺陷时,会变得极度消极,陷入绝望,最终失去所有希望。

相比之下,又有多少父母能像王菲和李亚鹏一样,将悲痛和愤懑转化为勇气与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成为自己和孩子的一束光呢?

那些年,王菲搁置了如日中天的事业,专注陪伴李嫣。

为了给予李嫣更好的引导和陪伴,王菲报名参加了家长教育课程,四年间几乎从未缺课。

通常远离聚光灯的王菲,主要参与嫣然天使基金的筹款和推广活动。

在关注自己孩子唇裂手术的同时,她也为其他贫困的唇裂儿童筹集资金。

如此无私的爱,着实罕见。

接受采访时,王菲谈及李嫣,满脸自豪与宠溺,称李嫣很美!

除了促成嫣然基金的成立,李嫣的成长历程也从未让人失望。

从小,李嫣就展现出一种与生俱来的超脱和自信。

三岁时,她能背诵《金刚经》,还能识别甲骨文。

五岁时,她能独立行走十五公里。

六岁时,她举办了个人画展。

十二岁时,她登上了国际时尚舞台。

她书法精湛,钢琴和舞蹈也没有落下。

九岁时,李嫣瞒着父母在网络上首次正式亮相,创建了 “李嫣儿 super 嫣” 账号。

她分享时尚见解,模仿各类明星,展示化妆和卸妆技巧,自信地称自己为 “李老师”。

在视频中,她说道:“ 其实,有时候我觉得自己真的是很完美的,那是因为我比较会打扮。”

她自信、自然、可爱又快乐。

几年前,李嫣和李亚鹏前往拉萨参加嫣然天使基金的分享会。

李嫣遭遇严重的高原反应,呕吐不止。

秘书长担心她,建议她回酒店休息。

但李嫣回应道:“没事,在旁边准备个盆就行。” 说完,她便若无其事地继续对着盆呕吐。

在活动现场,向李嫣敬献哈达的人越来越多,李亚鹏想上前帮女儿婉拒一些,却被她拉了回来。

李嫣低声对父亲说:“我没事,你看他们多开心啊。” 她心地善良、体贴入微、意志坚强且温柔。

2018 年,在巴黎某时装品牌的秀场上,作为娱乐圈中别具一格的星二代,李嫣身着浅色连衣裙,留着乌黑的齐肩短发。

她整洁利落、活力四射,一举一动都充满自信,其风采令观众惊叹。

她沉着、无畏、耀眼且果敢。

14 岁的李嫣前往瑞士的一所贵族私立学校就读。

到瑞士的第一天,或许是因为想家,她在微信上发状态感慨:“悲伤逆流成河”。

李亚鹏叮嘱她要坚持忍耐,认为能力源于这些坚持的时刻。

李嫣则开玩笑地反驳说自己不需要这样的能力。

实际上,在生活中,除了实际能力,人还需要内心的热情和梦想。

李嫣和王菲一样,能够按照自己的热情自由地生活。她始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她自主、自由、独立且强大。

追溯李嫣的成长轨迹,可以看出她一直散发着与生俱来的自信与从容。

她既不孤僻,也不自卑,性格开朗善良。

尽管天生有缺陷,但李嫣长大后自信又美好。

她没有成为所谓叛逆、挥霍、没出息的 “星二代”,而是才华横溢、富有爱心。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因为她来自有钱有势的家庭,有资源 “见世面”,有财富为梦想撑腰,有特权走捷径。

然而,这与财富和权势并无太大关联。

例如,成龙的儿子房祖名,他不缺金钱和影响力。

但如今已过 40 岁的房祖名,事业受挫,形单影只,神情抑郁。

显然,金钱并未给他带来太多益处。

那么,为何王菲看似毫不费力就能将孩子培养得温暖聪慧,而有些有条件且深爱孩子的父母,却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呢?

答案在于,王菲始终坚持做自己。

正如董卿所说:“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王菲从未为了金钱名利卷入娱乐圈的残酷竞争,而是一心专注于音乐。

她从未为维持一段无爱的婚姻而委屈自己、痛苦不堪,从而破坏女儿们对爱情的美好憧憬。

她不会以爱之名控制孩子,她的女儿们可以自由选择、尝试、犯错,并对产生的后果负责。

她一直以自己勇敢追求快乐和幸福的心态,让孩子们相信人生充满无限可能,并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人一生可以无所畏惧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只需取悦自己。

最高级的教育,是父母成就最好的自己,同时成全孩子去过他们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