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指出,地球形成于46亿年前。当时的太阳系在50亿年前相当混乱,太阳诞生后吸引了周围大量物质,使得太阳的质量占据了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剩下的0.14%由八大行星及其它物质构成,这也显示出太阳在太阳系中的巨大质量。在太阳系中,有八颗主要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海王星外侧曾有冥王星被认为是行星,但由于其体积和质量过小,被降级为矮行星。
在八大行星中,地球是唯一诞生生命的行星。生命的出现是地球上最神秘的现象之一。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地球的生命从简单到复杂,从单细胞到多细胞,再从海洋生物进化到陆生生物。人类作为其中一环,开始不断探索宇宙奥秘。经过数千年的科技进步,人类已经能够突破地球限制,踏足太空,这表明了科技的快速发展。
科学家发现,地球一边自转一边公转。地球自转约需24小时,而完成一圈公转则需一年。同时,太阳系也在绕银河系运转。根据计算,地球距离太阳约1.5亿公里,每年地球围绕太阳的行程约为9.42亿公里,相当于每小时108,000公里的速度。在这种高速下,地球已围绕太阳转动了46亿年。
此外,太阳以每秒220公里的速度绕银河系中心运转。可以说,太阳系正携带地球在宇宙中快速穿行。令人好奇的是,这种高速的运行意味着我们在宇宙中不断移动。那么,地球是朝哪个方向前进呢?研究表明,银河系的中心有一个超大质量的黑洞,其质量为太阳的400多万倍,整个银河系都围绕此黑洞运转。
大多数星系中心都有巨大黑洞。科学认为,黑洞由恒星死亡后形成:小质量恒星成白矮星,中等质量成中子星,而超大质量则形成黑洞。银河系中央的黑洞最大,附近的星系中心也存在超大质量黑洞,这意味着银河系之外可能还有更强的引力天体。
为了揭开这些谜团,科学家在1986年发现了一个名为“巨引源”的引力源,距离银河系约2.5亿光年,规模达4亿光年,质量为太阳的5乘10的十六次方倍,远超人类认知水平。许多科学家猜测,巨引源可能是一个奇点。
奇点理论认为,宇宙由一个小点大爆炸而成。在此后经过约138亿年的膨胀,现宇宙渐渐具现出可见的面貌。然而,真正的奇点如何,科学家尚不确定。银河系以每秒600公里的速度向其靠近,相当于每天在宇宙飞行5200万公里。
我们随着银河系在宇宙疾驰。为何如此快速的运动而我们无感?这与参照物有关。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运动是相对的。如果能脱离地球且以其他行星为参照,地球的运动将更加明显。
那么,天体的运动仅由引力决定吗?牛顿的理论认为有质量的物体有引力,而爱因斯坦提出宇宙如薄膜,大质量物体让薄膜弯曲,导致小质量物体环绕运转。有些科学家重视暗物质,认为它也参与其中。尽管宇宙可见物质仅占质量的5%,但暗物质占95%。尽管神秘,我们期待未来科学的进步为其揭开面纱。对此,不知道读者们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