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别家的产品能卖到1000万,而你的产品定价1000元却无人问津?这背后不仅仅是价格的问题,更是产品价值、客户定位、市场策略和企业能力的综合体现。本文将通过一系列关键问题,引导读者深入思考产品价值与市场定位的关系,探讨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年底了,做总结、做预算、做规划、做分析。看着面前的数据,你在开心还是闹心?今年的收益有没有达到你或者你老板的预期?
在做这一堆年底不得不做,做完明年也不确定能不能做到的事的时候,是不是偶尔会想,xxx产品为什么卖的那么好,产品趋同、本质没区别,为什么他就能卖到1000W,我只能卖1000?为什么客户更愿意买他的产品甚至主动去询价,而我的产品,销售上门主动推广人家还犹犹豫豫?
这些,是每个有产品和服务在售卖的企业都会思考的问题吧?可是,你打算拿这些问题问谁呢?谁会给你一个明确的回答呢?
或者说,你自己的产品值不值钱,值多少钱,为什么是1000而不是1000W,你内心真的没谱吗?
不,实际上你内心门清,你只是不敢面对而已。甚至,内心都有解决方案,你只是不敢坚定的往那个方向走而已。
是担心、忧虑、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恐惧,限制了你。
很多人说,赚钱的方法都写在了宪法里,我理解不是的,真正赚钱的方法,其实写在了经济学里,下图这些点,只体现了经济学的一部分运转关系,但凡成功的企业或者个人,必然是抓住了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点,并无限深挖、做到极致、争取长久。
治国,我们讲长治久安;齐家,我们讲长相厮守、长命百岁。为什么到赚钱这,就变成了快速变现了呢?
我们从小到大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其实不只是自然资源,企业发展也一样呀,个人发展亦是如此啊。
如果真想直面1000而不是1000W这件事,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我亲爱的读者,看到下图,你带入的是谁?牛马?老板?大长鞭子?还是磨盘?
如果你想剖析本质,真正回答上述7个问题,我建议你带入你自己,就是看图的人,来看图说话。
这个图表达的还不太准确,将周围的环境和等待磨盘上的米粉或者豆粉的人也画出来会更清晰些。
那我们来看图说话一下,假如产品创建之初,你内心的定价就是1000W,那么:
1、应该找个什么样的赛道,才能满足你持续赚到1000W,一赚就能赚300年的期望?是要做摩根银行那样的金融巨鳄?还是国酒茅台那样的制造厂商?
2、你的客户是谁?服务于这样的客户,你需要什么样的资源?是牛马?是人才?是政府关系?是渠道通路?
3、假如作为牛马的人才们兢兢业业,作为老板的资本家们费心费脑,认认真真的盘出来了一个优秀的产品,比如米粉,卖给旁边等待的人,他要不要呢?
4、那我们就说说时光机,有人说你的米粉只年轻10岁不够啊,我想回到17岁,你给我造个时光机,我给你1000W,生意也来了呀,你要不要做?
如果不抬杠、这些问号戳到了内心的痛点也认,理智的看待上述所有问题,其实你自己内心都有谱对不对?
每个问号,在你的内心其实都是有答案的。
不管你是个人还是企业。
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公司,甚至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能力边界在哪里,掌舵者心里其实是清清楚楚的。只是我们想要长久、想要更好、想要今年值1000明年值1W,才一次次的去规划、去拓宽拔高这个边界,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那么,我们基于现在,回答一遍上述问题,基于一年、三年、五年甚至30年后我们期望的样子,分别回答一遍上述问题,是不是前路就能更清晰一些了呢?
整体分析完,如果说我的能力边界,就在1000,那么我们去追寻长尾,更多的复制这个1000,也是走向1000W的方式。
如果说我的能力边界在1000W,也需要探索该怎么更好的长期发展,毕竟真正能为1000W付费的客户,确实是有限的。
好啦,想表达的大概说清楚了,就到这吧,愿我们每个个人和企业,在年底复盘这一年时,都还算满意;规划下一年时,都充满期待。
坚持着坚持着,萧条期就过去了;坚持着坚持着,小公司就变大了,管培生也做到总监了,加油。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敏尔说财税】,微信公众号:【B端起飞啦】,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