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大户被揪出!医生提醒:毒性是砒霜的68倍,很多家庭都在吃
更新于:2025-03-24 11:57:43

健康,是我们生活中最为珍贵的财富。然而,有时候,一些看似平常的生活习惯,却可能在不经意间给我们的健康埋下隐患。就像老张和他妻子的故事,退休后的他们,满心欢喜地踏上了养生之路,本以为是为健康加分,却没想到,一场噩梦正悄然降临。老张和妻子在退休后,对养生格外痴迷,尤其钟情于那些号称无添加剂的食物。他们眼中,那些来自乡下老家的自榨油,就是纯天然健康的象征。每次吃着用自榨油烹饪的饭菜,他们都觉得那浓郁的香味,仿佛是大自然给予的馈赠。平常,他们吃的油都是托人从乡下老家精心带来的自榨花生油,在他们看来,这种油没有经过各种复杂的工业加工,纯天然无添加,不仅吃起来更香,对身体肯定也更有益处。

可是,最近一段时间,老张却感觉身体越来越不对劲。他时常觉得浑身疲乏无力,那种疲惫感,就像身体被抽走了所有的力气,即便经过充足的休息,也丝毫没有缓解的迹象。而且,他整个人肉眼可见地瘦了一大圈,原本合身的衣服,如今变得松松垮垮。不仅如此,时不时地,肚子还会传来一阵一阵的疼痛,起初他以为只是普通的肠胃不适,忍一忍就过去了,可没想到,这疼痛却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剧烈。

儿子察觉到父亲的异样,看着老张日益憔悴的面容,心急如焚。他立刻带着老张去了医院,医院里,人来人往,充满着紧张的氛围。老张在儿子的陪伴下,做了一项又一项的检查。每一项检查,都像是在等待命运的宣判。当最终的检查结果出来时,犹如一道晴天霹雳 —— 老张竟然被查出了肝癌,而且病情已经发展到了晚期。这个消息,瞬间让老张和他的家人陷入了无尽的悲痛之中。医生在详细询问老张的过往生活习惯后,将目光聚焦在了他们一直食用的土榨花生油上。医生严肃地指出,老张的肝癌,很可能与这种自榨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原来,土榨花生油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的精炼程序,其中很可能残留着一种可怕的物质 —— 黄曲霉素,而正是这种黄曲霉素,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黄曲霉素毒性是砒霜 68 倍,就藏在生活中!

河南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一病区主任高启龙介绍,黄曲霉素,是由黄曲霉菌产生的一种极其危险的强致癌物。早在 1993 年,它就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 1 类致癌物,其毒性之强,令人咋舌。它的毒性竟然是砒霜的 68 倍,致癌能力更是二甲基亚硝胺的 70 倍,对肝脏有着极强的破坏作用。黄曲霉素一旦进入我们的身体,就如同一个隐藏的 “杀手”,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如果短时间内大量摄入,会导致身体急性中毒;而长期少量摄入,则会造成慢性中毒,逐渐侵蚀肝脏、胃肠道等重要脏器组织。更为可怕的是,它还具有很强的致癌性,大大增加了肝癌、胃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病风险。

黄曲霉素就像一个隐藏在暗处的 “幽灵”,经常悄然污染我们的食物。特别是玉米、花生这类淀粉含量丰富,又容易发霉的粮油及其制品,更是它 “青睐” 的对象。除了食物,我们家中一些容易被忽视的角落,也可能成为黄曲霉素的藏身之地。比如冰箱门上的塑料密封条,由于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又不经常清理,很容易滋生黄曲霉素。还有我们每天切菜用的砧板,以及吃饭用的筷子,如果清洗不彻底,存放环境潮湿,也都可能被黄曲霉素 “盯上”。就拿小作坊自榨的花生油来说,其使用的原材料可能存在部分发霉的情况,有些花生外表看似正常,但内部或许已经发霉腐烂。而且,这些小作坊往往没有经过严格的原材料挑选和精炼程序,这就使得黄曲霉素很容易残留在油中。人们在食用这种花生油后,身体患癌的风险自然就会大大增加,老张的遭遇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

肝癌发现即晚期?身体出现 5 个异常需警惕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一科主任邢宝才提到,肝脏所处的位置比较特殊,它位于身体的肋骨后方,周围有较大的空间可供肿瘤生长。而且,肝脏本身没有痛觉神经,这就导致在早期出现病变时,往往很难察觉到明显的症状。就像一个默默承受痛苦的战士,直到肿瘤逐渐增大,累及到周围其他脏器组织时,才会发出明显的 “信号”,但此时,病程大多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许飞提醒大家,当身体出现以下这些症状时,一定要高度警惕,很可能是肝癌来袭。

腹胀

肝癌患者常常会出现消化功能异常的表现,其中腹胀是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如果合并了腹水,当用手叩击腹部时,会明显感觉到有波动感。想象一下,肚子就像一个充满气的气球,胀胀的,让人十分难受。这种腹胀感,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还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

疼痛

肝区或者上腹部出现间歇性疼痛,是肝癌的另一个重要症状。如果癌细胞发生了骨转移,还会伴有骨骼疼痛。这种疼痛,有时像隐隐作痛的小刺,有时又像突然袭来的剧痛,让人难以忍受。它时刻提醒着患者,身体正在遭受着严重的威胁。

黄疸

当肝癌病灶压迫到内外胆道时,就会引发异常的黄疸症状。患者会发现自己的巩膜、皮肤逐渐变黄,就像被染上了一层黄色的颜料,而且尿液也会变得异常黄染。这种黄疸的出现,是身体在向我们发出求救信号,提示肝脏可能出现了严重问题。

食欲下降

患者会明显感觉到身体的食欲下降,对曾经喜爱的食物都提不起兴趣。而且,体重会在短时间内明显减轻,整个人变得消瘦憔悴。这是因为肝癌的发生,影响了身体的正常代谢和营养吸收,使得身体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

出血

部分肝癌患者还会出现异常的消化道出血症状,表现为呕血、黑便等。严重的患者,还会伴随着血压下降、心率加速以及四肢寒冷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表明病情已经较为严重,需要立即引起重视。想要准确诊断肝癌,需要通过超声、血清蛋白等多种检查手段进行筛查。尤其是那些本身患有慢性肝炎、肝硬化的患者,更要定期进行检查,以便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肝癌大户被揪出,这些高危因素赶紧避开

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主任医师闫杰表示,除了黄曲霉素这个 “罪魁祸首” 外,还有一些危险因素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乙肝

感染乙肝后,如果没有积极进行干预治疗,也不定期进行随访,肝脏的炎症就会反复损伤肝脏组织,进而导致肝纤维化。随着病情的发展,就会逐渐发展成肝硬化。而在肝硬化阶段,如果还没有及时进行有效的干预,肝细胞就可能发生恶变,最终演变成肝癌。乙肝就像一颗隐藏在身体里的 “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

饮酒

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通过肝脏进行代谢。长期大量饮酒,会让肝脏的负担越来越重,大大增加酒精肝的发生风险。如果酒精性肝病没有得到尽早的干预,患者也没有及时戒酒,病情就会进一步恶化,逐渐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每一滴过量的酒精,都可能成为伤害肝脏的 “毒药”。

肥胖

肥胖的人大多存在脂肪肝问题。如果这类患者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减重措施,脂肪肝就可能逐渐演变成肝硬化,进而发展成肝癌。目前,针对脂肪肝的治疗,并没有特效药物,主要还是依靠患者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来减轻体重,从而改善病情。

对于那些有肝炎、酗酒史、饮食不良等问题的高危人群,建议每隔半年进行一次肝脏超声和甲胎蛋白的筛查。这对于发现早期肝癌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能够为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饮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与疾病的发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一定要时刻关注饮食健康,把好 “入口” 这一关,避免病从口入,守护好我们的身体健康。

校对 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