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世纪婴儿”千千的母亲发布讣告称,千千去世。2000年0点0分出生的千千年仅25岁,为何又是年轻人?年轻人猝死有何特点?可否预防?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孙硕通过羊城晚报记者呼吁:不要熬夜,定期体检!当察觉到自己身体不适,要尽可能让身边的人知道或者去人多的地方,以便被人发现,及时求助。
图源网络
【热点问答】
羊城晚报:据目前公开信息,千千去世前,发烧腹泻了5天,最后死因是心源性猝死,病发突然。从症状来看最有可能是什么问题?
孙硕:在未有更详细信息之前,初步从症状来看,有可能是心肌炎,也可能是电解质紊乱造成心律失常。
羊城晚报:25岁心源性猝死常见吗?中青年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往往后果比老年人更为严重,这是为何?
孙硕:不常见。但很多年轻人正是因为自恃年轻“能抗”,自觉“身体健康”,往往容易忽视了心脑血管事件的警示信号。而现在大多数老年人比年轻人更重视身体健康,且基本都有过医院就诊或体检记录,因此对冠心病、心梗等的防治更积极。
羊城晚报:何为心源性猝死?为何现在频见“脆皮年轻人”?
孙硕:心源性猝死是指因心脏原因(如心脏骤停、严重心律失常等)导致的自然死亡,通常在症状出现后1小时内发生,常常病发突然,可能毫无征兆地夺走生命。据国家心血管中心数据,心源性猝死发生率约每10万人中41.8例。粗略计算,即每分钟就有1人发生心源性猝死。发病急促、进展迅速、抢救成功率低是其最为显著的特点。
年轻人“脆皮”甚至发生猝死,往往与劳累、熬夜、高压、抽烟、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系。如果本身有基础心脏病又不知道,或是有心脏病家族史的人群,再叠加以上高危因素,则更容易发生。
羊城晚报:心源性猝死可否预防?对于年轻人有何预防建议?
孙硕:可以预防。首先,要从良好的生活规律、健康的饮食习惯等入手,不要熬夜,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注意舒缓身心压力;其次,要重视定期体检,及时发现是否有冠心病等心脏疾病,了解是否有心脏病家族史;第三,若有不适要及时就医,而不是觉得自己年轻硬扛。
羊城晚报:怀疑发生心源性猝死怎么办?
孙硕:对心源性猝死,把握黄金四分钟的抢救时间窗很重要。对于患者本人,若察觉身体不适,如突发胸闷、胸痛、心悸、呼吸困难等,应尽快呼救,或到人多处被人发现;
对于普通市民,如果发现身边有人疑似心源性猝死,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可能就是救命的关键。因此也呼吁市民积极学习心肺复苏术(CPR)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方法,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为身边的人提供及时援助。
文|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张蓝溪 张诚斌
图源网络
编辑:吴方舟
来源:金羊网
【来源:金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