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扉饭香盼归人
更新于:2025-03-25 01:17:50

本文转自:泉州晚报

柴扉饭香盼归人

□陈燕芳

年事已高的奶奶在她操劳了一辈子的小厨房里忙碌着。姑姑们走在前面,奶奶满心欢喜地依次喊出她疼爱了一辈子的孩子们的乳名,随后问道:“芳啊,回来了吗?”我赶忙提高音量回应:“奶奶,我回来啦,我在后面呢。”

此刻,那间上了岁数的老厨房,仿若一位沉默的老友,在昏黄黯淡、并不锃亮的白炽灯映照下,晕染出一圈朦胧又亲昵的暖意,将归家的温情烘托得愈发浓郁。灶台里,炉火正烧得旺盛,跳跃的火苗欢快地舔舐着锅底,像是在热烈欢迎归家的游子。大锅里,饭香裹挟着鸭汤的醇厚鲜香袅袅升腾而起,丝丝缕缕地钻进鼻腔,瞬间激活了沉睡已久的归乡味蕾,那是独属于老家、烙印在记忆深处的味道。

奶奶系着洗得有些发白的围裙,身影在灶台前穿梭忙碌,熟悉又亲切。她和晚辈们唠着家常,满是褶皱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小姑姑站在一旁,双手稳稳地握着菜刀,仔仔细细地切着一棵花菜,雪白的碎末纷纷洒落。奶奶笑着说道,这是菜园里目前唯一长大成熟、可供采摘的花菜,专门等着我们回来,才特意从园子里现摘回来的,满含着她的一番心意。大姑姑早已迫不及待,端起一碗热气腾腾的公鸡炖酒,先是闭眼深吸一口气,而后赞不绝口地说道:“太香了,太香了,是心心念念的熟悉味道。”这味道,于我而言,又何尝不是妈妈的味道,承载着往昔岁月里家的温馨。

奶奶手中的锅铲不停翻动,炒着当季的芥菜,嘴里还念叨着:“我都不知道这样炒好不好吃,会不会不熟……”我们纷纷围上前,笑着安慰她说肯定好吃,要知道,最馋人的就是老家经了霜冻后的芥菜,那滋味,清爽又回甘。在老家,芥菜更是漂泊在外的家乡人餐桌上一道无可替代的家乡味标志。奶奶炒着菜,一会儿又像个操心的孩子般询问:“你们尝尝鸭汤,是不是太咸了?这只鸭子可有七八斤重,会不会太老了啊?”“这个电炖锅,今天也不知怎么回事,我按了好多键,都不太好用……”

这位在厨房忙碌了大半辈子、养大了两代人的奶奶,以往在这方天地可是说一不二,有着绝对的掌控权。可如今,她却像个突然没了主意的“懵懂小孩”,絮絮叨叨地念叨着这些琐碎日常。我静静地坐在那把自打小时候就摆在屋里的小凳子上,看着奶奶,听着她和子女们你一言我一语地闲聊家常,心间像是被一股暖流缓缓填满,眼眶也不知不觉濡湿了。

其实,奶奶心里跟明镜似的,怎会不清楚咸淡,又怎会不懂得使用每日相伴的电炖锅呢?她不过是变成了一个渴盼晚辈给予更多关怀与注视的老小孩罢了。她用这些看似不经意的话题,如同编织细密的亲情网,将大家的心紧紧拢在一起,只想让大家和她说更多的话,重拾每一个细微之处蕴藏的温暖亲情。

证件照岂能美颜
证件照岂能美颜
2025-03-25 10:41:18
春韵起 候鸟归
春韵起 候鸟归
2025-03-25 10:49:12
海螺沟景区内的冰川
海螺沟景区内的冰川
2025-03-25 10:4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