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金昌日报
“脑比天恢宏”
——《脑科学的故事》序
“脑比天恢宏,若将两相较,脑中有天空,君亦在其中。”
——迪金森
什么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什么系统总共还不到三斤重、里面的“元件”数却和银河系里面星星的数目一样多?什么系统虽然只有半个排球那么大,但是里面所有的连线如果一根接一根连在一起的话可绕地球两圈?什么系统的耗能只有一个冰箱中的灯泡那么多,但是如果要让当今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完成其类似功能却需要整个水电站产生的电能,还不能完成其所有功能?什么系统对来自外界的输入不光抽取其特征,还要对其加以重新组织、分门别类并赋予意义?什么东西知道自己的存在,还有喜怒哀乐?如此等等。这些问题中的每一个听上去都是如此奇特和匪夷所思,然而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指向同一个物体——人脑。
在生物界中按脑和体重之比来说,人的脑体比要比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其他灵长类动物高三倍。人的脑重占整个体重的2%,但是在休息状态,脑所消耗的能量要占到整个身体总消耗的20%。我们人之所以为人,主要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一个脑。人脑使我们区别于所有其他生物,人脑使我们成为万物之灵。脑使我们有记忆、有思想、有感情、有目的、有意识,脑使我们能够预见未来、发明创造。移植了其他器官,一个人还可以是他自己,但是如果移植了别人的脑,那么就变成了别人。
人类已能够打破原子,可以上天揽月,甚至发送航天器飞出太阳系,还能够测定自身的基因序列。然而,对于我们的脑是怎样工作的,我们怎样“看”、怎样“听”、怎样“想”、怎样“行动”,怎样有喜怒哀乐,等等这些问题,尽管有些我们已经有了不少线索,但是不知道的比知道的还要多得多。特别是我们怎么会有主观体验,我所“看到”的“红”色和你所“看到”的“红”色是一样的吗?我们怎么会有意识?我们怎么知道自我?如此等等,这些都依然是难解的谜题。这些问题尽管很难,但是由于其重要性和挑战性,“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正在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
要真正发展脑科学,就要让社会各界了解脑科学,支持脑科学,要使一批有志青年对脑科学感兴趣,决心献身脑科学。那么,一本兼具科学性、前沿性、可读性和趣味性的科普作品或许可在这方面起点作用。本书就是为此所作的一个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