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画面中的视觉引导元素
更新于:2025-03-25 06:14:40

优秀的照片往往具备引人入胜的特质,而视觉引导与画面层次的构建则是达成这一效果的关键要素。巧妙地运用各种技巧,摄影师能够引领观众的视线在画面中游走,使其发现更多细节与故事。

冰雪观云亭  汤钢钢 摄

奔腾向雪山  曹文 摄

引导视线

引导线是摄影构图中的经典手法,它如同画面中的无形之手,牵引着观众的目光。自然界中很多元素可充当引导线,蜿蜒的河流、林间的小径、延伸的海岸线等。在拍摄风景照时,让河流曲折的流向引导观众从近处向远方的山脉望去,山脉作为主体便能在视线的聚焦中凸显出来。例如《奔腾向雪山》。

除了真实存在的线条,虚拟的引导线也能发挥作用。光线的方向与强度可形成视觉上的引导,最常见的就是丁达尔效应。人物的视线也是重要的引导线,拍摄人像或人物场景时,人物目光所及之处会成为观众关注的重点。

运用对比

冷暖色调对比会产生强烈的视觉碰撞,有效吸引观众视线。在一幅雪景图中,白色的雪占据大部分画面,而画面一角的几株红梅则会脱颖而出。观众的目光会首先被鲜艳的红色吸引,再逐渐过渡到周围的白色雪景,画面层次由此展现。

明暗对比同样能起到引导作用,明亮的色彩在暗色背景下会更加醒目。例如在夜晚拍摄灯光璀璨的建筑,建筑的灯光与周围的黑暗形成强烈反差,观众的视线会聚焦在明亮的建筑上,感受其在夜色中的独特魅力。而暗部区域可通过后期处理适当提亮细节,使画面层次更加丰富。

虚实对比是摄影中常用的表现手法,通过控制景深,使主体清晰、背景虚化,突出主体神韵。大光圈拍摄时,背景虚化为一片朦胧的色彩,主体人物或景物在清晰的焦点处脱颖而出。在表现动态场景时,可通过慢门使运动物体虚化,静态物体清晰,形成动静对比,引导观众感受画面的动感与活力。例如《冰雪观云亭》。

框架构图

框架构图是通过在画面中设置一个框架元素,将主体置于其中,起到突出主体、引导视线的作用。自然界的元素如树枝、树叶、岩石等可作为框架。建筑元素也是常用的框架,如门窗、拱门、柱子等。拍摄古建筑内部时,通过拱门作为框架,引导观众视线进入建筑内部,欣赏精美的壁画、雕刻等细节。

框架构图需注意框架元素的选择与主体的搭配。框架元素不能过于繁杂,以免喧宾夺主,应简洁而富有美感,与主体风格相协调。此外,框架的大小与位置要恰到好处,既要能有效引导视线,又不能限制观众的视野,使画面显得局促。

想要熟练运用视觉引导增加画面层次,摄影师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尝试,根据不同的拍摄场景与主题,灵活运用拍摄技巧,为观众呈现出一个个富有吸引力的精彩瞬间。

文章刊发于《中国摄影报》·2025年·第 14期· 7版

文字:曹文

点评 | 景 区
点评 | 景 区
2025-04-09 17:32:52
点评 | 春暖花开
点评 | 春暖花开
2025-04-13 12: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