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普遍存在,它是一种人为规划和设定,出于教育、保护、观赏等目的而对某一自然、人文等景观进行相关行政认定和管理的特定区域。景区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文明的相处和发展之道,承载着生态、文化、历史,以及美学等多重价值。每个景区在设定之初往往都具备独特价值,有区别于其他区域的独特景观元素。无论是自然风景区的独特地貌,还是人文风景区的特色建筑、文化传统等,都有着较高的美学和体验价值,成为吸引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的核心要素。
景区有大有小,各具特色,身处其中的我们又该从何种角度入手去拍摄呢?有以下建议可供参考:
首先要关注景区的空间特点,是室内还是室外,因为这将直接影响拍摄时机的选择。对于室外景区,天气特征、光线变化等方面的影响对拍摄尤为重要。比如摄影人喜闻乐见的日出、日落时刻,黄金光线往往能给景区带来别样韵味、独特氛围;再比如一些特殊的天气现象,像雨雪天、云破天开、彩虹、丁达尔现象等,也会带来别样风采,是较佳的拍摄时机。
除此之外,则是一些屡试不爽的拍摄角度,比如利用广角镜头,站在高处俯瞰或在开阔地带拍摄,表现整个风景区的宏大场景,体现其磅礴气势与布局美感;或者深入景区之内,截取其精彩局部,像一些人文景区的古典建筑,就可以在细节中展现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结构与装饰;或通过仰拍突出高大景物的雄伟之感,通过平拍展现其内部结构和亲和之感,通过俯拍表现地面景观的结构特征和分布节奏。当然,我们还可以利用微距或长焦镜头,聚焦于景区的细微之处,如动植物的纹理、光色变化,通过特写凸显结构的奇特样貌和斑斓色彩。
另外就是关注景区中的动态元素,比如瀑布、溪流、喷泉、云雾等水元素,飞翔的鸟类、跑动的马匹、游走的水禽等动物元素,演员、游客、周边居民等人物元素,以及其他生动的动态景物,通过对快门速度的掌控,或高速凝固,或低速虚化,展现动态元素的高潮瞬间、生动形态和排布节奏,营造富有吸引力的画面效果。
景区的拍摄对象丰富多彩,只要我们从心出发,寻找恰当的切入角度和富有特色的拍摄对象,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就能捕捉到精彩的景区影像。
三峡景区 黄钧锋 摄 点评人:王永科(浙江省江山市摄影家协会主席)
点评:作者从高处俯视拍摄,运用宽广的视角展现地面丰富的内容景观,并在合理的构置中营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表演者生动的体态和美丽的衣装在明亮逆光的刻画下鲜明突出,吸引观者眼光,处于阴影之中的游客则被隐藏,主次对比效果鲜明。
白石山上一亭立 杨军 摄
点评:天空中形态独特的云层统一在蓝色调之下,营造出清冷的空间氛围感,景区葱翠的山体以曲折的边缘线增加视觉生动性,点元素的亭子画龙点睛,并以生动的结构吸引人心。
鸟浪黄河口 张俊臣 摄
点评:利用简洁的水面反光营造天水一色的氛围,将水面作为面结构凸显集结成群的天鹅。天鹅的冷色调与水面形成的生动对比效果,进一步凸显了天鹅的形态。空中更加密集的鸟群则营造出蓬勃的生命力量,彰显家园意蕴。
夜色 李理 摄
点评:夜幕下的园林在天空光与灯光的共同塑造下,展现出虚实和明暗变化,主体效果呈现生动,构图时作者将水面作为前景,利用水面的反光降低天地反差,增加了视觉上的层次感。
大地之子 张社生 摄
点评:空中视角较好地展现了地面景观的样貌,“大地之子”在简洁地面的衬托下得到突出刻画,周边散布的游客以丰富的点元素与之形成大小对比的效果,让人直观感受主体的庞大,戏剧效果鲜明。
金顶雪夜 郑宗武 摄
点评:广角夸张了景观的透视效果,展现出了更加浓郁的雪夜氛围,迎面而来的雪花被灯光打亮,充满动感,营造出强烈的现场感。建筑景观半暖半冷的对比效果,令画面非常生动。
又见彩虹 孔霁武 摄
点评:作者通过大场景的捕捉,真实而精彩地展现了黄河壶口瀑布的形态和两侧游客的状态。元素间的大小对比增加了画面的吸引力,更加精彩的则在于瀑布中的那一抹彩虹,令恢宏之势更盛。
雪山冰川 韩秋云 摄
点评:巧妙的构图角度准确捕捉到了游客与湖面完美结合的瞬间,人物在水面背景前得以凸显,呈现出有趣的排布效果。背景中的雪山与人物形成的大小对比效果,将空间感作了有效延伸。
喜上京城 李焕国 摄
点评:作者观察准确,取景巧妙,利用建筑的结构特点居中构图,形成左右均衡的视觉效果,并通过光影丰富结构。天空中一飞而过的喜鹊被准确捕捉到,位置恰到好处,生动异常。
拱桥 鲁立新 摄
点评:宽画幅构图增强了画面横向延展的视觉特征,并将水面元素与拱桥的形态内容一一展现,水面生动的倒影带来虚化表现,桥体则在灯光的刻画下明亮异常,形成的视觉反差进一步凸显了桥体的生动性。
快乐雪乡行 杨鸿宝 摄
点评:作者通过抓拍,真实且精彩展现了景区内游客的快乐心情,姿态和表情捕捉生动,主次关系安排得当,人物前后构置错落有致,现场感强烈,雪乡环境起到烘托氛围和注释的作用。
共享 王智炜 摄
点评:两只小艇以点元素被恰当构置于黄金分割位置,并与周围景观形成反差。疏密有致的树木在营造画面形式之余,也在节奏上与主体相呼应,树木上零星停歇的水鸟彰显主题效果。
长城流瀑 刘京亮 摄
点评:金色阳光不仅赋予景观以生动的色调效果,更凸显了长城的立体结构和空间效果,尤其是在高角度带来的宽广视角之下,空间层次更加丰富,长城的蜿蜒变化,在不断引导观者视线深入画面的同时,也展现出了雄伟气势。
秦淮灯影 洪瑜 摄
点评:画面呈现出的虚化效果吸引人心,这来自作者对快门速度的准确掌控,色彩生动,形态动人,线状效果独特的彩影与背景中清晰的景观形成的情势和情态上的反差,进一步增强了夜游秦淮的热闹氛围。
东湖鸟瞰 柯善辉 摄
点评:鸟瞰的视角呈现出了东湖独特的景观结构,平静的水面作为留白元素以面元素将线结构作了突出表现,水面的倒影与植被在色调上统一,为画面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文章刊发于《中国摄影报》·2025年·第23 期· 4版
文、点评:刘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