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气象世界 共筑安全未来
更新于:2025-03-25 07:35:52

本文转自:襄阳日报

探秘气象世界 共筑安全未来

——市气象局2025年世界气象日开放活动侧记

3月23日,市气象局工作人员向孩子们介绍观测仪器用途。 全媒体记者 徐勇 通讯员 徐星 王琳悦 摄

全媒体记者 徐勇 通讯员 徐星 王琳悦

今年3月23日是第65个世界气象日,主题为“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当日,市气象局举办2025年世界气象日开放活动,邀请襄阳市小记者团的小记者开展研学活动。

在气象观测场,测报员化身“科学导游”,带领孩子们认识气象观测的“神兵利器”。孩子们凑近自动日照仪,观看玻璃球在金属盘上留下的“阳光画作”。测报员形象地解释:“这就是太阳每天的‘工作记录’,能帮助我们判断农作物的光照需求。”

在雨量筒前,孩子们轮流用小水壶模拟降雨,通过透明量杯直观理解“毫米级降雨”的科学定义。当工作人员打开箱体,各类精密传感器、卫星接收器与显示屏组成的“移动堡垒”,让孩子们见证了“把气象台搬到灾害现场”的科技奇迹。这些设备可精准采集温度、湿度、降水等基础气象数据,为气象工作筑牢根基。

在气象台会商室,预报员结合襄阳的地理特点展开讲解:“我们这座‘七省通衢’之城,每年要迎接多场暴雨考验,汉江水系的防汛压力始终存在。”

通过实时气象云图,孩子们看到暴雨预警系统如何精准捕捉从大巴山北麓倾泻而下的降雨云团。人民路小学三(1)班的小记者胡谨文说:“原来精准的天气预报背后,是强大的科技在发挥作用。”

孩子们还学会了用手机查看“襄阳气象”微信公众号的实时预报。针对冬季的低温冰冻天气,孩子们学习了“穿衣三层法”和“低温五不原则”。

带队老师表示,这场沉浸式教育不仅教会孩子们防灾技能,更让“防患于未然”的理念深入人心。

从百叶箱到卫星云图,从地面测报到人工智能,气象科学的魅力在互动中绽放。“以前只知道看天气预报,没想到背后有这么多复杂又厉害的科技。”人民路小学三(4)班的小记者林可欣感慨道,“我要把学到的知识分享给身边的人,让大家一起重视气象灾害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