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喝咖啡?这是我最近时常在思考的问题。
回头想来,喝咖啡差不多有20年了。从最初冲泡速溶咖啡,到购买瓶装咖啡+伴侣,到购买咖啡机磨煮美式咖啡,再到冲泡方便实用的挂耳式咖啡,最后到品尝更加专业的手冲咖啡,我一路见证了咖啡这种饮品在中国发展的全过程。
起初我们喝咖啡,单纯把它当作一种普通饮品。
速溶咖啡里的咖啡味不是很浓,反而被糖分掩盖,变成了一种甜品。这种咖啡的好处就是方便携带,便于冲泡,但对于深度品味咖啡的味道,却无法达到效果。
美式咖啡是后来我喜欢饮用的咖啡类型。在沸水的萃取下,咖啡豆的原香被激发出来,可以根据咖啡豆的酸碱度和烘焙程度,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咖啡。直到今天,美式咖啡依旧是广大咖啡爱好者首选的类型。
喝美式咖啡,如同直接跟咖啡豆对话,那美妙的感觉在胃里转化,目光更加明亮,精神也更加振奋起来。
手冲咖啡则是简易版的美式,或者说是人工版的美式。能否做出跟咖啡机磨煮同样的效果,考验咖啡师的专业水准。
机器是冰冷的,严格执行着磨煮程序,而手冲咖啡则可以看作是艺术。每一步都是咖啡师独立的思考和实践,是他们智慧的结晶。
手冲咖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既能欣赏到咖啡师赏心悦目的表演,更能品尝到咖啡深层次的味道,让喝咖啡变得高雅起来。
拿铁咖啡则是在咖啡中加入牛奶,以中和咖啡的酸度,提升口感。牛奶往往被咖啡师经过蒸汽高压,打成奶泡,并且制作出图案各异、惟妙惟肖的拉花,供客人饮用。
这种咖啡当前是人们消费的主要类型之一,以原味拿铁为基础型,包括各种演变出的新类型,逐渐赢得了大众的青睐,喝咖啡进入了“拿铁时代”。
当然,当前的咖啡类型远不止这些,诸如卡布奇诺、复合型咖啡等,还包括一些“黑暗料理”咖啡,都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为什么要喝咖啡?
如果一定要说出一个原因,我想绝不是因为咖啡的新奇、名贵和与众不同,当然也不是提神醒脑的唯一选择。正如前面所述,咖啡与茶一样,只是人们生活中一种普通的饮品。
有人说,这样是不是拉低了“咖位”,毕竟一杯咖啡的价格不菲。
但事实就是如此。咖啡也好,茶也罢,我们饮用它,并不是作为一个品鉴大师的身份,刻意去分析它的年份、产地、口感、火候等背景信息,更多的目的,是以这些饮品为平台和媒介,达到静心、思考、交流、沟通等目标。
喝杯咖啡,聊聊人生。
一杯咖啡的容量有限,选择热咖啡还需要趁热品尝,这段时间就是我们思考和交流的时间。
这样的思考交流,需要质量,更需要真诚。如果是茶,还可以一饮而尽,重新斟满。但喝咖啡,往往每次只会煮上一杯,每喝一次只能少量抿上一口,就像在喝茅台的感觉。
喝杯咖啡的时光,一定是美妙的。这时你会发现,咖啡的香浓气息,会融入思想和语言,让你的眼里充满浪漫和美好,也会让你的话语更加轻声温柔。
此刻,你就是一个绅士,在优雅的环境里,给自己一个全新的释放。要是咖啡馆还能播放一些轻音乐,那会让这杯咖啡的味道更加与众不同。
喝咖啡是纯粹的休闲,甚至不需要掺杂其他的饮食活动。这跟喝茶、喝酒有很大不同,茶杯和酒杯的旁边,往往还簇拥着一大堆美食或者零食,这会略微降低了茶和酒的主角光环。
近年来,城市、山村、郊外、风景区中,纷纷开设了模式多样的咖啡馆,很多还打造成网红咖啡的样子,吸引游客慕名而至,打卡拍照。
什么样的咖啡馆是最受欢迎的?大致因素有三个,即咖啡豆质量、咖啡制作水平和咖啡馆环境设计。
好的咖啡豆,代表着咖啡的品质基础,也是咖啡馆的层次界定。
咖啡制作水平则是市场化营销的桥梁纽带,在传统和创新中谋发展的咖啡馆,才能长盛不衰。
独特的环境设计是吸引顾客的重要方面,也是引导顾客把咖啡和内心感受合二为一的最好平台。
喝咖啡不是为了赶时髦,不是为了标新立异,更不是为了解决身体疾困。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她,她就会以同样的态度反馈回来。
一杯咖啡,看尽人生。从舌尖接触她开始,到胃里完全接纳她,我们可以天马行空,高谈阔论,让神思飞遍大千世界,让友谊得到巩固升华,让认知得到统一共识。
所以我们要珍惜这杯咖啡,让她带我们打开通向世界的那扇窗。
作者简介
陶鹏,70后,生在嫩江畔,长在黑土地,耕波犁浪二十余载,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抒发情感,探讨人生。
【本文转载于媒体账号(https://ypstatic.cnnb.com.cn/yppage-share/news/share/news_detail?newsId=677f4eb3e4b0b67c624ad00f&modeType=0),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作为本账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