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右江日报
我十岁时,家里只有父母两个劳动力,劳动收入低,却要支撑八口人的生活,还要凑足我们几个孩子的学费。为此,父母起早贪黑,晚上到菜地种菜,只求能卖到钱养家糊口。
当时的农村没有城市的喧嚣,更多的是淳朴、宁静、祥和的气息。每当夜幕降临,萤火虫便忽闪忽闪地在草丛里飞舞,似乎在给行人指明道路。农家的狗叫声忽近忽远,仿佛在威慑辖区的脚步声。林中的布谷鸟“布谷布谷”地叫,草丛的蟋蟀发出“唧唧吱吱”的声音,池塘里的青蛙“呱呱呱”地叫着。村外小河边的桥上,不时传来青年男女的歌声。
作为家里最大的孩子,我经常陪父亲去守菜地,看他种的瓜果菜蔬,跟他挖坑栽苗淋水施肥。遥望星空,父亲偶尔会跟我讲一些过去的故事,但不是每个夜晚都能安静地听父亲讲故事,守菜地还要打着手电筒跟随父亲巡视菜地,生怕哪里少了什么东西。我们家的菜地靠近山脚,夜里常有野狸或老鼠光顾,啃坏地里的庄稼。有一次,我发现地里种的作物被人挖走了一窝芋头和一株生姜,立即告诉了父亲。父亲叹了一口气后说:“偷芋头可忍,盗生姜不容。”他告诉我,在饥饿的日子里,有些人有些事都是被逼出来的,可以原谅肚子饿了没米下锅,偷芋头充饥的人,但不能容忍有鱼有肉吃了还偷生姜做佐料的人。父亲的话或对或错,都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
经过几个月的坚守和悉心管护,我家菜地的庄稼熟了,该收割了,那些天的晚上就更忙了。父亲告诉我,他种的红薯、芋头、蔬菜、甘蔗等,全部卖了能有几千元的收入。这在当时,可以让我们家人的生活变得相当宽裕了。也是那一年,我和父亲星空下菜地的守望,使家里平时的开销和我们这些孩子上学的费用都有了依靠。
可是,不知何时,父亲挺拔的背脊渐渐弯曲了。我们几个孩子抢着要帮父亲抬箩筐、扛担子,纷纷对父亲说:“我们会好好读书,等我们长大了有出息了能挣钱了,不让您再这么受累了。”
银色的月光洒在我稚嫩的脸上,在浩瀚的星空下,皎洁的月光把我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我似乎变成了男子汉。时光荏苒,模糊了我的童年,但我永远不会忘记与父亲一起守菜地的那些时光。
后来,我的家人都到城里创业就业,也都搬到城里住了,我们家的菜地就让给别人耕种了。再后来,父亲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如今,每每想起父亲,那段与父亲一起守菜地的时光总会再次浮现在我的脑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