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症状“超时”没好转,可能是疾病信号
更新于:2025-03-25 12:16:50

本文转自:拂晓报

有些症状在不少人看来都是小病,以为吃点药、多睡觉就能好,无需太过重视。殊不知,小拖病,大拖命!有些症状超过“期限”没有好转,其实是身体发出的疾病信号!

1、便秘:超过三天需防肠梗阻

对于以往无便秘史,但近期便秘症状持续超过三天的个体,应高度关注并建议进行CT检查,明确是否存在肠梗阻及其潜在病因。肠梗阻初期可能因腹痛不明显,其症状易与便秘混淆,部分患者甚至仅表现为恶心、呕吐等上消化道症状,从而延误了正确诊断与治疗,增加了并发症的风险。

2、体重:半年内显著下降需警惕

步入60岁后,因肌肉量自然减少,每年体重或会轻微下降约0.5%。

但若在六个月内,体重下降了超过5%,就需要进一步检查来评估体重下降的原因。

3、咳嗽咳痰:超过两周应排查结核咳嗽

咳痰症状若持续两周以上,建议进行结核病相关检查。之所以设定“咳嗽两周”为观察节点,是因为多数急性呼吸道感染导致的咳嗽通常在一周内缓解。

若咳嗽持续,可能指向慢性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结核等严重疾病。

4、慢性疲劳:超过半年需关注

长期感到身体疲惫,且休息后无法缓解,特别是当这种疲劳状态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六个月,并伴随低热、头痛、肌痛、神经心理症状及睡眠障碍时,应警惕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可能性。

5、口腔溃疡:超过两周不愈需检查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口腔溃疡是常见的事。但是,口腔溃疡超过两周不愈,就要警惕是不是癌症信号。

6、慢性腹泻:超过六周需排查炎症性肠病

生活中,很多人认为拉肚子不是什么病。如果连续6周以上有慢性腹泻,就要引起重视了。炎症性肠病的腹泻可没有那么简单,主要有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两个类型。这类疾病需专业诊断与治疗,以免病情恶化。

据《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