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六盘水日报
盘州市金家庄居委会
红香椿成了“摇钱树”
本报讯 随着气温回升,从3月中旬开始,盘州市双凤镇金家庄居委会的2000亩红油香椿迎来了第一茬采摘期,一簇簇红嫩透亮的香椿芽,铺起了百姓致富路。
双凤镇金家庄居委会的香椿树主要聚集在七、八、九村民组,六七十年前,这些石头山上就有自然生长的香椿树。2022年,在退耕还林政策扶持下,金家庄居委会带领村民扩大种植矮化红油香椿树630亩,如今,香椿树入春后已经全部可以进行采摘。
椿芽,也叫香椿头,是香椿树在早春的嫩叶,被称为“树上的蔬菜”。金家庄居委会的香椿树品种主要是红油香椿,色泽红润,香味浓郁,品质上乘,一经上市就成为“香饽饽”,每年都会吸引来省内各地的客商前来收购。
香椿收购商林昌苹表示,金家庄种植的香椿不仅颜色好、品质好,而且摘的长度也短,符合客户的需求。每年他们都会到这里来收购,一待就是一个多月,平均一天收六七百斤,多的时候能达到二三千斤。
如今,村民们不用出远门,在家门口就能将香椿卖给收购商,现场收钱,这让大伙的积极性很高。这段时间,香椿种植户们每天早上七八点就出门去采摘香椿,一直要忙到下午三点左右。57岁施成兴从早上到下午,从树上采摘了17斤左右,按照16元一斤,这一天施成兴入账270多元。
金家庄居委会党支部书记章德像说:“今年种出的香椿有两千多亩,产值大约在400万左右,全都是村民自采自销,收入全部属于村民自己。”
据悉,金家庄寨子四周的山上大多是光秃秃的石旮旯,不宜耕种,但香椿树却能适应这里的石山环境。香椿一年能采摘两茬,从3月中旬持续到5月中下旬。香椿树成了当地群众的“摇钱树”,大家发展信心十足。
“原来种植的香椿树大粗壮,采摘费时费力,需要三至五米的竹竿一颗一颗勾下来,有些太高,就没有全部采摘。现在越小的香椿树发椿头时间越早,而且村民采摘率达到百分之百,这让他们今后有了努力的方向。”章德像说。
今后,金家庄居委会将继续把香椿产业规模扩大,探索出一条以香椿产业为依托、以产业助力群众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为产业发展、群众致富、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新活力,打造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不断在香椿产业中“掘金”。
(翟利巧 万文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