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含沙量远大于长江,为何黄河入海口反而比长江入海口更清澈?
更新于:2025-03-25 18:02:43

黄河和长江可以说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两条河流,一条是中国第二长河,一条是中国第一大河,同时他们分别也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与“父亲河”。黄河和长江也同样都发源于青藏高原,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入海口在山东东营市,注入渤海。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入海口在上海市,注入东海。不过从卫星图上可以看出,黄河入海口的海水颜色明显要比长江入海口更清澈、也更干净。

黄河入海口

长江入海口

要知道黄河是中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同时也是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其在中游流经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该地区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这也导致黄河的含沙量居高不下。黄河在近代历史上的含沙量最高达到了35千克/立方米,即使到了今天也有7.7千克/立方米,是名副其实的“流沙河”,要知道就算是流经撒哈拉大沙漠的尼罗河,其年平均含沙量也才只有5~6千克/立方米而已。

而长江含沙量就要小太多了,根据长江代表站大通水文站2013至2022年的监测数据显示,其年平均含沙量只有大概0.12千克/立方米,还不到黄河的2%。

黄河

不过虽然长江含沙量微乎其微,但其输沙量却一点也不比黄河小。一条河流的输沙量不仅和水土流失有关,也和其径流量有很大关系,径流量越大其能携带的泥沙也就越多。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年均径流量高达9600亿立方米,而黄河只有580亿立方米左右,两者差距是16.5倍。2022年长江流域代表水文站实测长江年总输沙量约为6650万吨,而黄河是2.03亿吨。在含沙量如此悬殊的情况下,两者之间的输沙量却只有三倍左右的差距。

而长江的径流量要远超黄河,这意味着其在下游的流速更快,能够携带大量泥沙进入海洋,进而堆积形成滩涂和沙岛,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就是这样来的。而黄河水量非常小,下游流速更加缓慢,导致大部分泥沙并不是被冲入了海洋,而是不断在河道沉积,这部分泥沙占黄河年总输沙量的四分之一。而泥沙沉积河道的后果就是河床抬升,这也是如今黄河下游“地上悬河”形成的根本原因。

长江宜昌站多年输沙量

此外洋流和潮汐也是影响河流入海口泥沙沉积的一个重要原因。长江入海口有台湾暖流和黄海沿岸寒流经过,寒暖流交汇不仅为该地区带来丰富的渔业资源,形成了中国最大的近海渔场——舟山渔场。但同时由于寒流密度大、暖流密度小,海水会发生强烈扰动,也不利于入海口泥沙向海底深处和海底沉淀。而且长江口还是中等强度潮汐河口,在潮汐作用下,营养盐和泥沙等其它悬浮颗粒同样难以沉淀,所以入海口的海水就显得非常浑浊。

同时由于东海的顶托作用,长江口泥沙向西南和西北扩散,进入杭州湾和长江口北部的江苏沿海地区,在强大的潮汐作用下整个杭州湾的海水都是浑浊的。

而黄河入海口所处的渤海既无洋流经过同时潮汐强度也要小的多,所以泥沙基本都沉积在了海底。不过这也导致渤海在不断变浅,平均深度从上世纪的20米下降到今天的不到18米,下降了2米还多,不过渤海盆地的下陷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泥沙的沉积作用,使其并没有被淤平。

长江入海口寒暖流交汇

最重要的一点是现在的黄河入海口实在是太年轻了。黄河是中国最反复无常的一条河流,在历史上频繁决口改道,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称。根据黄河水利委员会的统计,在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间的两千多年间,黄河下游决口了1500多次,较大的改道有26次,其中影响非常巨大的就有6次。也正因为如此,黄河入海口一直摇摆不定,例如西汉、东汉和北宋时期其入海口就在渤海,而到了元明及清晚期时入海口在黄海,直到1855年最后一次大改道才又注入渤海,持续到今天。

虽然黄河大部分时间入海口都在渤海,但最近一次注入渤海到今天为止不过只有短短的170年,同时入海口的位置也变成了山东东营。而长江入海口从古至今却一直非常固定、没有变动,其最后一次改道是距今8000年前的全新世早期,入海口存在时间是今天黄河口的50倍,因此其泥沙输出量要远超今天的新黄河口。

黄河故道

而想要看古黄河入海口的样子,其实只要看一看江苏沿海是什么样就知道了。黄河注入黄海的时间长达700余年,而且还正是其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时期。由于黄河强大的输沙能力,导致江苏沿海都变成了大片滩涂,也染黄了近海海水颜色,黄海因此而得名,即使对比今天的长江口也有过之而无不及。由于泥沙淤积,也导致江苏沿海基本没有优良海港,即使是相对不错的连云港对比其它港口也不占优势。不过京杭大运河弥补了这个短板,江苏内陆货物可以通过大运河然后借港出海。

古黄河对江苏沿海的影响

不过不得不说,黄河相对于上个世纪无论是含沙量还是输沙量都大幅降低了。在中上游国家实施了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一些防治水土流失措施,黄土高原平均植被覆盖率提高到了65%。同时小浪底、三门峡等水利工程也发挥了调水、调沙的有利作用,其中小浪底调沙20年累计拦截泥沙31亿立方米,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下游泥沙沉积和入海。如今黄河输沙量相对16亿立方米的巅峰水平减少了90%,因此入海口水域比长江口更清澈也情有可原。

小浪底调沙

而且河流的含沙量和输沙量大其实也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黄河含沙量大造就了平坦肥沃的华北平原,如今已成为中国人口最密集、粮食产量最高的地区之一。长江输沙量大造就了长江三角洲和崇明岛,为江苏和上海贡献了大片土地,促进了当地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长江三角洲也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因此如果河流的填海造陆只是自然循环,其实也没必要横加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