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群星何以闪耀北京
更新于:2025-03-25 18:06:58

本文转自:宣讲家网

章平周

据3月24日新华每日电讯报道,放眼北京,这里不仅拥有我国数量最多的人工智能企业、人工智能独角兽、人工智能大模型,拥有我国最顶尖的人工智能学者、研发机构,还是我国第一个千亿参数大模型、第一个AI智能体、第一家AI独角兽、第一个智能机器人实验室、全球第一个通用智能人、全球第一款光训练芯片的诞生地……不胜枚举的“第一”,为北京赢得“人工智能第一城”的美誉。

2024年北京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北京人工智能领域上市企业46家,总市值4.3万亿元;独角兽企业36家占据中国半壁江山……人工智能群星何以闪耀北京?

人才“引力场”,聚智汇能。科技竞争,人才是关键。北京在人工智能领域出发早、积淀深、步伐快。本世纪的第一个10年,百度即开始部署人工智能。2018年,智源研究院已开始着手部署研发国内首个大模型。在这一波大模型浪潮到来之前,北京已部署建设人工智能领域6个全国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形成了集基础研究、人才培养、高层次学术交流于一体的高水平科研基地。在北京顶尖学府、科研院所林立,凝聚了全国最多的人工智能顶尖人才与学术成果。30所高校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20余所高校成立相关学院或研究院。北京还出台全国首个人工智能人才专项政策,成立中关村学院,培养35岁以下拔尖人才。智力与资源的密集,铸就了强大的技术实力,让北京在人工智能赛道拥有独特的创新策源优势。

政策“及时雨”,精准助力。将人才优势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离不开政策的有力扶持。北京是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政策帮扶力度最大的城市之一。2023年5月,在国内率先出台两项人工智能专项政策,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补短板、锻长板。不到半年,又出台一项政策专门为算力提速。算力方面,朝阳、海淀等多区建设算力中心,并以补贴支持企业创新,仅2024年一年就新增智能算力8620P。数据方面,全国首个人工智能数据训练基地建成,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持续扩容。同时,北京提出“引导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开展对科技创新领域的长期投资”模式,设立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政府投资基金,陪跑企业成长。这些政策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产业“生态圈”,协同共进。产业集聚、优势互补的协同发力,是北京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动力。北京因地制宜,在海淀建设大模型产业集聚区,在经开区打造AI原生产业创新高地,支持其他区聚焦细分赛道孵化特色产业。北京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跨行业、跨领域协同创新,为技术找场景、为场景找技术。例如无人出租车、“AI工厂”等项目落地,让AI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北部海淀,全球首个人工智能街区正加速迭代,智能应用接踵而至,智能硬件应接不暇。南部亦庄,从无人驾驶、智能工厂,到人工智能+消费、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出新未来,一座“AI原生城市”呼之欲出。

北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成就令人瞩目,其成功经验对其他地区发展人工智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未来,希望北京继续发挥优势,让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造福千家万户,为我国乃至全球人工智能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宣讲家网 章平周)

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融媒体中心

用经络梳按摩有禁忌
用经络梳按摩有禁忌
2025-03-24 11:51:56
探索科学奥秘
探索科学奥秘
2025-03-24 11:52:08
※人间事 生活的滋味
※人间事 生活的滋味
2025-03-24 11:5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