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妈妈的自爱之道:宁可穷养孩子,不可忽略自我
更新于:2025-03-25 18:27:32

我堂姐的女儿,在22岁时就成为了一名母亲。然而,她扮演这个角色的轻松程度却是大家难以想象的。堂姐经营着一家小型超市,而她的女儿每天早晨都会把不满一岁的孩子送到这里,然后自己外出享受个人时间。午餐时她会回来用餐,并在餐后带着孩子一起午睡。下午时段,孩子继续留在外婆的照料下,而她自己则回家休息。直到晚上,她的丈夫下班后会来接孩子回家。

堂姐表示,如果自己身体允许,这样的安排倒也没什么问题。但有时,当她感到不适,孩子又哭闹不止时,由于外公作为一名男士并不擅长哄孩子,他能做的只是在一旁无措地“指挥”。

就在上周末的一个日子里,当堂姐略感头晕时,她的女儿再次将孩子送了过来。询问女儿接下来的计划时,她轻描淡写地回答说打算和老公去看电影,因为已经购买了电影票,尽管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要做。

听到这番话,堂姐顿时火冒三丈:“你不是说没什么事情吗?那就自己带孩子!”女儿却依旧笑嘻嘻地回应道,她已经很久没有和老公一起去电影院了。

在我听完堂姐的叙述后,不禁对她产生了深深的同情。毕竟,这是她自己选择让女儿留在身边的结果。当初,女儿希望和丈夫一起回婆家生活,是堂姐坚持不肯放手。

难怪家中有来访者提出建议时,堂姐的女儿总是说:“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带孩子。如果不是家里的老人催促,我根本就不想生孩子。我还没好好享受过我的生活呢。女人应该更多地爱自己,即使这意味着让别人受点苦。”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妈妈们的生活方式与我们这一代人以及我们的父母那一代有了显著的不同。在过去,妈妈们总是把最好的留给孩子们,而现在的年轻妈妈们却更倾向于先照顾自己的需求。她们真正实现了“穷养儿子富养妈”的理念。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年轻妈妈们的经典语录:

①“虽然我已经是个三年的妈妈了,但我总会先把美食吃掉,因为我太爱吃了,根本舍不得分给孩子。”

②“我会吃掉哈密瓜中间最甜的部分,只留下边缘不太甜的部分给孩子。反正他也不懂,还以为是妈妈吃少部分,自己吃得比较多,感动地说爱我。”

③“我的孩子放学回家后会翻看垃圾桶,生怕我瞒着他点外卖,因为我总是告诉他外卖不健康。”

④“我想吃螺蛳粉的时候,会提前煮面条让孩子吃饱,然后自己独自享受螺蛳粉,避免和孩子抢食。孩子不高兴地说,以后看到妈妈不吃饭,我也不吃。”

⑤“我叫外卖时会简单地为孩子叫一份饭,但给自己叫的话,我会选择一大堆我喜欢的食物。外出就餐时也总是选择我喜欢的餐厅。”

看到这些妈妈们的“自我优先”行为,我感到既羡慕又认同。她们活出了真实的自我,与那些始终将孩子放在首位的传统妈妈们形成了鲜明对比。

网络上有一位妈妈分享了她的故事:她的空调突然坏了,炎热难耐的夜晚让她无法入睡。本想和老公一起到女儿的房间打地铺,却被女儿拒绝,理由是会干扰她玩游戏。

愤怒之余,这位妈妈带着老公去酒店过夜,期待女儿会挽留他们,但女儿却毫不在意。

自那以后,这位妈妈改变了对待女儿的方式,不再以女儿的需求为先。她想吃什么就会买什么,女儿爱吃不吃都无所谓。

网友们对这位妈妈的做法表示高度认可,认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应忽视自己的需求,这样反而能避免孩子将父母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

因此,妈妈们在育儿过程中也应该多加爱护自己,例如:

1. 在饮食上,美食是用来分享的,而不是全部留给孩子的。不要总是说“妈妈不喜欢吃、妈妈不饿”,这样只会培养孩子独占食物的习惯。

2. 生活中,保持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社交生活很重要。不要说“孩子没人照顾、孩子离不开我”,这样只会让你的生活变得乏味,并可能让你失去朋友。

3. 不要受老一辈的“苦难教育”影响。现代的孩子并不接受这套观念,过度的母爱只会给他们带来压力。

我的女儿曾告诉我:“妈妈,你不必总考虑我们,真的没必要。”

总结来说

在爱护自己的孩子的同时,妈妈们也不应该忽视自己的需要,同时要以身作则教育孩子如何关爱他人。健康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积极影响。

本文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所有涉及的人物、地点和事件均为艺术加工,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