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的丁大妈,这个月已经第五次接受核磁共振检查了。
医生查看着她的检查报告,无奈地表示:“报告上并未显示出任何异常。”
尽管检查结果如此,但丁大妈依然心存疑虑。自今年3月份起,她就开始抱怨夜间睡眠质量差,经常失眠,并怀疑自己是否患有某种疾病。然而,经过多次检查,始终未发现任何问题。
到了4月,丁大妈开始感到膝盖疼痛,甚至怀疑自己可能罹患了骨癌。但经过检查,医生再次确认并无大碍。
许多老年人在达到一定年龄后,面临伴侣离世、子女成家立业的情况,生活逐渐变得孤单。他们渴望子女的陪伴,却往往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而是通过抱怨身体不适来寻求关注。
此外,一些老年人由于工作压力或人际关系问题,也会陷入焦虑、抑郁的情绪中。
48岁的老罗是单位的一名中层领导。最近,他因为与单位“一把手”在会议上意见不合而倍感焦虑。他担心领导是否故意在众人面前让他难堪,这导致他连续数日难以入眠,最终陷入了无法自拔的焦虑情绪中。
经过心理咨询后,老罗逐渐调整了自己的情绪,恢复了正常的睡眠。
这类情况在心理科临床中并不罕见。许多中老年人因慢性压力、人际纷争、神经衰弱、敏感多疑等因素,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且多数伴有严重的睡眠障碍。
那么,为何中老年人会频繁失眠呢?
实际上,中老年人的失眠问题非常普遍。一部分人是由于年龄增长、压力、生活环境及饮食习惯等非疾病因素引起的。
例如,睡眠环境过于嘈杂、出差、值班、光线过亮等环境因素;晚餐吃得过饱、摄入辛辣食物、油腻食物或产气食物过多的饮食因素,都可能影响睡眠质量。
建议那些经常失眠的人,尽量避免在睡前食用浓茶、咖啡、酒类等兴奋性饮料或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大脑神经中枢的兴奋状态,进而影响睡眠的质量和时长。虽然这种类型的失眠通常是暂时性的,无需特殊治疗。
另外,晚餐过量进食,尤其是晚上吃夜宵或摄入过多辛辣食物、油腻食物和产气食物,可能会刺激胃部,导致消化不良症状,进一步影响睡眠。因此,建议晚餐时避免暴饮暴食,并尽量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通常调整饮食习惯后,失眠症状会有所缓解。
需要注意的是,失眠也可能是由疾病因素导致的。例如焦虑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内分泌疾病;脑出血等颅脑疾病都可能诱发失眠。这些情况需要特别注意,并及时到医院神经内科进行检查以明确原因后再进行对症调理。不建议随意用药,以免药不对症延误治疗。
当出现失眠时,有何注意事项呢?
1. 短期失眠:不建议使用药物超过3周。暂时失眠者可以先尝试不用药物,若必须用药也应选择小剂量、快速排泄的安眠药;短期失眠者在使用安眠药时不应超过3周,或者采用间断给药的方式。如果服药1~2个晚上后睡眠有所改善,第3天晚上应减少药量。
2. 长期失眠患者:需经过神经、心理和精神方面医生的综合评估后再决定治疗方案。建议服用药物前务必先咨询医生的意见,并在服药后定期复诊。特别是老年人以及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更应注意这一点。
此外,食疗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例如龙眼枸杞粥就是一款适合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气血虚弱人群的食疗方案。不过,糖尿病患者不建议多吃。
最后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故事情节纯属虚构,旨在普及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线下求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