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谷奋进智能产业园,机器人正以每分钟12次上甑作业精准铺撒酒甑。这家市占率超80%的酿酒机器人龙头企业,每年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获得超2000万元贷款,为企业满载生产注入动力。
奋进智能自动上甑系统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指企业以合法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经评估作为质押物从银行获得贷款的一种融资方式。
“从申请到放款,两周内就能完成!”武汉知识产权交易所市场运营总监叶芳说,2020年商标质押登记窗口迁至光谷后,企业办理商标质押登记证书仅需2-3个工作日,融资全流程压缩至1-2周。
这套“政企银保服”联动的服务体系,让专利、商标等“无形资产”成为企业发展的“真金白银”。
以武汉奋进智能机器有限公司(简称“奋进智能”)为例,随着近年来企业生产订单不断攀升,合同签订后一般需3-5个月内完成项目交付,企业往往需要提前垫资生产酿酒机器人,对流动资金需求巨大。
奋进智能产业园内的上甑机器人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如同及时雨,企业可在产能扩张时保证原材料采购资金稳定充足。”奋进智能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拥有150余项专利成果,每年通过核心专利可质押2000万元流动资金。
这种“技术换资金”的模式,正成为光谷“轻资产、重研发”企业的标配。统计显示,近三年光谷新增上市企业中有5家曾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全区30%“金种子”企业借此破解融资瓶颈。
去年,武汉中科通达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科通达”)以登记的数据知识产权作为质押物获得武汉农商行质押融资1000万元,成为省内首单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中科通达主要从事城市公共安全的可视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业务
“数据是新型生产要素,但过去‘看得见、摸不着’。”中科通达科技发展部总监吕琛说,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通过规范的流程登记,企业自有数据均有望得到“官方认证”,无形的数据资产正在变为一个个“金钥匙”。
就在不久前,兰丁智能、格蓝若、武汉敏声、楚为科技、光谷实验室等5个案例入选湖北省首批10个专利产业化优秀案例,成为全省专利转化运用典范。
业内专家表示,知识产权有望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光谷创新实力雄厚,未来可通过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整合金融、人才等优势资源营造知识产权转化的良好氛围。
统计显示,2024年东湖高新区发明专利授权16331件,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20件,322家(次)企业获得超25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同比增长25.3%,地区创新活力持续迸发,知识产权金融生态加速构建。
下一步,光谷将继续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扩面增量及知识产权证券化工作,培养一批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和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中国光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