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石家庄日报
“一米菜园”圆了居民“田园梦”
和平路社区居民摇号种地还能锻炼身体
图为杨女士在“一米菜园”开启播种模式。 本报记者 柳安臣 摄
本报讯 (记者 柳安臣)3月19日,艳阳高照,暖意融融。家住长安区和平路社区远洋晟庭小区的杨女士走出家门,在小区的共享菜园里翻土、播种,开启了“春耕”劳动模式。
“要想蔬菜长得好,选好种子很重要。”杨女士说,她从小就在城市生活,没有种地的经历,但心中一直有一个田园梦,没想到退休后,自家楼下有了共享菜园,让她过了一把“菜农”瘾。
远洋晟庭小区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杨女士所说的共享菜园位于他们小区11号楼和12号楼之间的公共区域,专门开辟了一块50多平方米的空地,作为居民种菜用地。为了整洁美观,小区物业还用颇具田园风的木栅栏围成独立的空间,在菜园入口处张贴着幽默的提示语“监控区域,非开心农场,禁止偷菜”。
前几天,杨女士获得今年的菜地使用权后,便开始规划菜地的用途,并购买了自己想要的蔬菜种子。19日当天,天气温度回升,杨女士一早便对菜地进行松土,把菜箱分成6垅,当场播撒了奶油白菜,其余几垅杨女士打算种植黄瓜和西红柿。居民张女士说:“家里面两位老人一直希望在市区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小菜地,现在社区满足了我们的需求。分到这块菜地,既可以满足家里老人对农耕的情怀,适当劳动还能锻炼身体,非常实用。”
该小区的物业经理郑旭浩介绍,这个菜园在小区建设之初便被规划在内,就是为了给一些具有种植情怀的居民提供劳动环境,让生活在都市里的居民有机会体验回归田园的乐趣。他们在菜园内摆放了54个一米见方的菜箱,因此命名为“一米菜园”。目前菜园数量有限,他们在每年的植树节当天开展年度认领制,居民报名后,进行抽签摇号,以此来确认当年菜地的使用权,这种实施办法已经是第3年了。“居民种菜热度高涨,有许多居民没有抽到菜地使用权,索性在菜箱之间空当处放置了小一些的菜箱,我们也非常支持,并在菜园边引进水源,方便菜农浇水,并安排物业工作人员定期对菜园内的卫生进行清理,确保生活区的环境整洁。”郑旭浩说。
和平路社区工作人员刘长欢告诉记者,生活区有了“一米菜园”种植平台,居民在相互切磋种植经验的同时,还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在引导和满足居民需求的同时,以此建立起长效机制,能够实现更好地管理和服务社区。下一步他们将继续践行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模式,利用多种方式,吸引更多居民参与到“微治理”之中,为构建美好和谐社区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