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那部红遍街头巷尾的剧集吗?那个没有手机、没有短视频的年代,人们的快乐很简单,一台电视机,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着屏幕上的江湖恩怨、兄弟情深。1990年的《人在边缘》,便是当年港剧迷心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成为收视冠军,也让黎明、刘青云等演员一跃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
然而,在这部剧中,除了那些光芒四射的主角,还有一个名字或许不那么响亮,但他的脸,你一定不陌生。他就是黄文标,一个在TVB默默耕耘了二十多年的“黄金绿叶”。在《人在边缘》里,他的角色名字甚至只是“波手下乙”,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配角。可就是从这个微不足道的起点,他开启了自己漫长的演艺生涯。
说起黄文标,可能许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他满脸胡须、凶神恶煞的形象。其实,早年的他也曾演过正派角色,穿着西装,梳着整齐的发型,斯斯文文。然而,真正改变他戏路的,是他留起胡子的那一天。这一蓬胡须不仅让他的脸庞更显刚硬,也无形中为他打开了反派角色的大门。从此,导演们一想到需要一个“凶狠的角色”,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黄文标。
从欠债上门的“收数佬”,到嚣张跋扈的古惑仔,再到让人恨得牙痒痒的人口贩子、亡命之徒,他几乎演遍了所有能让观众感到胆寒的角色。他的出场,总是预示着剧中某个角色即将倒霉,这也让他成为TVB“最具压迫感的绿叶”。
不过,千万别以为他只能演坏人。在演惯了黑帮大哥、街头恶霸后,他也能摇身一变,演出忠诚耿直的臣子、大智若愚的工头,甚至是搞笑的市井小人物。《同居三人组》里的朱强、《卡拉屋企》里的大只B,这些角色让观众看到了他的另一面。真正让观众记住他的,还是那部风靡一时的《寻秦记》。剧中,他饰演的滕翼是个粗中有细、重情重义的汉子,和项少龙(古天乐饰)之间的兄弟情深深打动了观众。
可惜的是,尽管演技备受肯定,黄文标的星途却始终平平。二十多年里,他参演了上百部剧集,塑造了无数经典角色,可最终他还是那个“戏红人不红”的配角。许多观众能一眼认出他的脸,却叫不出他的名字。这或许就是许多TVB“绿叶”演员的无奈。
2012年,香港电视网络的崛起,让许多在TVB发展的演员看到了新的希望。黄文标也决定离开TVB,投奔这个新平台,希望能在这里有所突破。然而,现实远比想象残酷,香港电视网络最终未能成功运作,他的演艺事业也再次陷入低谷。
面对生活的压力,他不得不重新寻找生计。他没有抱怨,更没有放不下身段,而是毅然转行,去码头搬鱼、摆摊卖鱼。这一幕,像极了很多香港演员的真实写照。曾经站在镜头前塑造一个个鲜活角色的他们,最终还是回归到最普通的生活。
当记者采访黄文标时,他的态度却十分坦然:“只要肯干活,就不会饿死!”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也让人不禁对这个演员肃然起敬。为了维持生计,他不仅卖鱼,还在朋友的环保公司打工。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他的老友游飚身上,曾在TVB摸爬滚打多年的他们,最终都选择了回归平凡。
2017年,他短暂回归TVB,在《使徒行者2》中客串了一个角色。观众看到他熟悉的面孔时,感慨万分,以为他能重新回到演艺圈,可这次回归却只是昙花一现,之后他便彻底淡出了荧幕。
对许多像黄文标这样的绿叶演员来说,演戏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热爱。尽管薪水微薄,尽管角色总是配角,他们依然坚持着。只是,现实并不总是眷顾这些默默奉献的人,生活的压力让他们不得不另寻出路。
2021年,一则消息让影迷们倍感欣喜——古天乐宣布筹拍电影版《寻秦记》,并召集原班人马,其中就包括黄文标。这意味着,这位“滕翼”终于有机会重新站在镜头前。
人生没有固定的剧本,每个人都在演绎属于自己的故事。而黄文标的故事,依然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