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夫哥目标其实还是很保守的,或者说只是80%这样
在2023年比亚迪的销量为302万,由此比亚迪在2024年的销量目标在上一年基础上的20%增长,也就是362.4万辆,但比亚迪2024年全年销量却为427.21万辆,同比增长为41.26%。
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看,船夫哥的数据中一直在打八折,而且2024年比亚迪除了车海迭代之外,没有像今年这么特别亮眼的技术出现:
兆瓦闪充
天神之眼
CTB电池车身一体化
刀片电池2
灵鸢无人机
......
哦,对,今年第一季度还没有过完,在季度末还有仰望U7以及方程豹钛3,四月份车展还会有一大堆的新东西出来,当然唐L和汉L还有很多的惊喜,包括在价格部分。
而且今年上半年还有台海豹06 旅行版,可能后面命名不是这个,但作为整个新能源市场之中唯一的旅行车不仅消费者都在盯着,其它友商都在盯着,如果卖的好,旅行车就会跟春笋一样冒出来。
SUV大空间,大后备箱,而且相比于纯电和纯燃油,混动的天然的优势更适合出去玩
假如说这款车10万出头的售价,必定会卖爆,也会成为海洋网的扛把子
2025年的销量目标为550万,其中包含了海外市场预估的80万销量,剩下470万都卖国内,相比于去年也就多了50万左右,问题不大,况且还有余份
对于比亚迪来说,持续发挥技术红利的优势,不断去摘自己前些年种下的桃子,对于这种高度重视研发的品牌来说,这种优势会不断体现,而且还会体现在整个产业链之中,就算未来换个行业也同样如此。
最近发布的秦L EV、海狮05 EV同样如此,还有之前兆瓦闪充、刀片电池2.0等等,甚至接下来小米YU7还会上比亚迪的兆瓦闪充以及刀片电池2.0......
当然,这都是设想,还没个谱
看了很多人都在说比亚迪纯电的优势,以及结合最近发布的纯电车,是不是意味着比亚迪要今年要开始铺纯电的路子了?
别急,我可能要给你浇凉水了
小鹏要做插混和增程,大众集团要在国内推出插混车型,丰田在两年内也会在国内推出正儿八经的插混车,以及那些自主品牌以及其余合资品牌都会在油电混合中下功夫,这说明了什么?
纯电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未必有足够大的优势,所以比亚迪需要两条腿走路
一方面在天气变暖的时候推出纯电车型,也适应当下的节气,同时无论是南北方用户都可以享受到纯电带来的方便,而且目前发布的这几款车型都是10万左右的,年轻用户、家庭都消费得起。
但,到了下半年开始,天气逐渐变冷,这时候纯电的优势就变弱,有购车需求的人会选择混合动力车型,插混、增程或者双擎,这些都是消费者更侧重的选择,具体我们回到数据中来看
2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8.8万辆和89.2万辆,环比分别下降12.5%和5.5%,同比分别增长91.5%和87.1%,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1.9%。
通过这个角度再去看纯电市场,似乎就不是那么明朗,虽然比亚迪在Q1时对纯电做了很大的铺垫,从设计、电池、再到充电、续航等,全链路的提升,但只是能满足部分市场用户的需求,接下来混合动力的竞争力会逐渐放大,而且还有更多的选手参与到当中,这时候比亚迪需要拿出什么牌,或者说应该怎么去面对,这是个问题。
还有,固态电池虽然说优势巨大,充电快,续航久,耐高低温,但这玩意成本高得离谱,即使是年底或者明年年初上线最低也要15-20万以上车型才有,而且还会是最高配,几年内普通消费者享受不起。、
所以,别等
另外,去年各个车企赚的盆满钵满与国补政策有关,去年大部分的消费需求都被透支,今年想要继续吸引消费者,考低价或者补贴是走不动的。
所以,差异化的技术竞争优势就显露出来,不管=友商在短时间是否能跟上,起码在一段时间内市场是空缺的,这时候市场都能被比亚迪吃掉。
此时再去根据前几天发布的2024比亚迪ESG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来看,既然将项目升级到战略位置,接下来的路要好走的多,一步一个脚印就好了。
最后再嘚吧嘚吧海外市场
去年出海的地区都遍地开花,今年又有更多的轮船装载更多的国家,再去结合去年海外市场布局的优势,再次去打开市场,不难,而且整个海外链建设的差不多了,按照当地的需求疯狂铺市场就行了
难的是腾势这样的高端品牌,不过从腾势N9的定位和价格来看,船夫哥想通了,品牌塑造的前提下需要有人脉,有人开,有消费者选择,其次再去塑造品牌,这个路线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