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书法机器人执笔挥墨,脑机接口从科幻走向现实
更新于:2025-03-29 12:48:44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冯超男】一踏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现场,参会观众被各式各样的科技产品牢牢吸引,其中机器人无疑是这场盛宴中绝对明星。此次年会,有近百台机器人活跃在迎宾、交流、主持、服务等场景,各展风采。

进入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个仿生交互机器人“妮娅”,它们以栩栩如生的形象吸引了众多参会者的目光,纷纷驻足围观并与之互动。这两个机器人正是清飞科技的研发成果。而活动现场的另一隅,一款名为“俞文峰”的数字孪生书法机器人同样引人注目,它也是出自清飞科技之手。

在工作人员下达的指令下,“俞文峰”提笔蘸墨,随即在宣纸上写下“中关村”三个字。“公司擅长是在机器人身上添加仿生皮肤,同时确保皮肤与内部硬件互不干涉”。清飞科技相关工作人员向环球网记者介绍称。

而关于机器人所集成的技术而言,该工作人员表示,壁垒主要体现在硬件方面,尤其是电机的精度,也就是灵活度上,还有结构设计,使机器人能够自然流畅模仿人类的动作行为。再者,算法和模型也是关键,它们决定了机器人能否有效与人进行沟通,避免答非所问。同时,感知技术也是公司一直深入研究的重点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机器人正逐步朝着实际应用的方向迈进。在北控集团展区内,北京燃气的机器狗吸引了众多参会者的目光。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北京燃气开发的一款通过预设路线自主作业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名为“巡检精灵”,融合AI动态跟踪、多元数据、自适应算法等技术。进一步来讲,工作人员提前设置巡检点位后,巡检精灵将自动完成燃气管道沿线泄漏检测、管道保护范围内第三方施工识别、闸井泄漏检测、闸井井盖完整性识别、引入口检测等多项巡检任务。

当前,AI与机器人的深度融合,使具身智能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组成部分。AI+的驱动下,传统行业焕发出了新的活力。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现场,出现一位特别“中医”,这款名为“玄黄识仪多模态智能监测仪”,通过AI进行中医问诊,吸引多位与会者排队体验。

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该AI问诊系统以中医"望闻问切"理论为核心框架,通过多模态大模型技术实现智能化诊断。其中"望诊"依托视觉识别设备采集用户面部及舌象等生理信息,"问诊"则基于交互逻辑动态追问症状细节。此外,系统结合中医经络检测数据,通过中医知识图谱的大模型,对视觉图像及问答内容进行多模态分析,生成涵盖八大身体系统的健康评分及个性化建议报告。

不仅如此,曾经只出现在科幻影视中的脑机接口,如今实实在在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在论坛现场,由北京芯智达神经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北脑一号”智能脑机系统惊艳亮相。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称,脑机接口技术通过解码大脑神经信号实现意念控制,为渐冻症及高位瘫痪患者带来突破性治疗可能。该技术通过开颅手术将电极植入颅骨内,银色传感器固定于头皮下,精准捕捉大脑发出的指令。比如,患者产生"想要喝水"的意念,只需借助电脑实现文字上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