لماذا تشعر أن هناك العديد من الأسياد والماشية خلال جمهورية الصين؟ هل هذا وهم أم حقيقة؟
تحديث يوم: 16-0-0 0:0:0

同意 @姜源 的解释。民国时期,或者说20世纪上半叶,不光是中国大师频出的时候,也是全世界大师频出的时候——这自然不是因为民国引领了世界学术发展的潮流,而是二十世纪上半叶就是一个新学科井喷式发展,大量的学术红利有利于大师出现的时代。

لدعم هذه النقطة ، طلبت من ChatGPT سرد أعظم 20 من العلماء في القرن 0 والسنوات التي نشروا فيها أهم أعمالهم العلمية ، وكانت النتائج كما يلي:

可以看到,这个榜单里几乎所有人都是20世纪上半叶的人。20个人里,只有5个人最重要的成果发表于1950年后,其中4个人还是1951、1952年发表的。

社会科学的榜单里20世纪中后期的人稍微多了一些,但是最顶尖的几个也都是活跃于1950年上半叶。

实际上,20世纪上半叶就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可以出“大师”的时代。在那之后人类发展的知识,基本都是不可能进入本科以前的教材的——而不进本科以前的教材,也就意味着没有国民度,一个人即便在专业内可能是泰山北斗,但是出了这个极小细分领域的学术圈子,也不会被人叫做“大师”。数学是人类这些学科里最早现代化的,因此“大师”的出现终结于十八世纪,因为大多数人对于数学的理解不会超过牛顿时代的水平;物理学在20世纪经历过一次革命,因此20世纪初期井喷了一批大师奠定了基础之后,也不会再有大师了;现代生物学奠基于20世纪中期,所以大师和我们比较近,还有一些活着的,;宏观经济学在大萧条之后才被发明出来,因此经济学能出大师一直出到七八十年代,再往后就不再有普通人叫得出名字的了。天才和大师被螺丝钉和强大团队取代,是一个学科成熟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