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起源》:穿越时间与空间,认识真正的科学世界
更新于:2025-04-06 01:22:00

科学是什么?是牛顿的苹果,是孟德尔的豌豆,还是富兰克林的风筝?元科学又是什么?

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科学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作为人类探索世界、理解自然的重要工具,照亮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之路。

近日,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科学的起源》一书从科学的发展过程出发,分析科学背后的哲学基础,梳理科学历史发展脉络。该书由西湖大学研究员、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成生辉和清华大学固体力学专业学士、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结构可靠性专业博士崔维成共同编撰。

作者表示,本书在写作时坚持四个特色:不偏向特定国家、学科、地域,关注整体、多重融合;通过多种不同的角度来进行比较,在融合比较中,中立地展示东方文明在世界科学史上的贡献;通过大跨度、多视角的整理,帮助读者整体地认识和分析繁杂的科学;尽可能多地图形化表示,让这本书生动起来、鲜活起来。

在《科学的起源》中,作者从科学的角度分析科学,全书分为六篇二十八章,详述了科学的概述—科学的萌芽—科学的形成—科学的发展—科学的分化—科学的融合,涵盖了近代科学形成之前的文明、经典力学时期、现代科学时期、科学高潮时期和科学未来。

《科学的起源》通过时间上的推演及不同地域和领域间的相互比较,得出更多的科学理论间相互联系的信息。从科学技术及科学思想两个角度,探究科学家和核心的科学理论是怎样一步一步推动科学体系的形成及发展的。

文|记者 孙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