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孩子从蹒跚学步到背起书包上学,很多父母都会感叹:明明是在教育孩子,怎么感觉被教育的反而是自己?确实,育儿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最真实的样子。那些我们要求孩子做到的,往往正是我们自己需要修炼的功课。
一、情绪管理:孩子的第一堂情商课
孩子发脾气时,我们总是希望他们能冷静下来。可当孩子真的闹情绪时,我们却常常比孩子更激动。
1、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
当孩子哭闹时,深呼吸三次再开口。你会发现,平静下来的不仅是孩子,还有自己。
2、把"你怎么又这样"换成"妈妈知道你现在很难过"
这样的表达既接纳了孩子的情绪,也给了自己缓冲的空间。
二、时间管理:言传不如身教
我们总抱怨孩子做事拖拉,可仔细想想,多少次我们答应陪孩子玩,却因为刷手机而一拖再拖?
1、和孩子一起制定作息表
把"快去写作业"换成"妈妈也要完成工作,我们比赛谁先完成好不好"
2、设置家庭无电子设备时间
晚饭后一小时,全家人都放下手机,这个习惯比任何说教都管用。
三、责任担当:别让孩子为我们的懒惰买单
要求孩子整理书包的同时,我们的办公桌是否也堆满了文件?让孩子保持房间整洁时,我们的衣柜是否也需要整理?
1、从共同承担开始
"今天妈妈负责洗碗,你负责擦桌子"比"快去干活"更有说服力。
2、为自己的失误道歉
当我们忘记承诺时,认真对孩子说"对不起",这比任何大道理都更能教会孩子责任。
四、终身学习:最好的学区房是家里的书房
期待孩子爱上学习,我们自己是否保持着学习的状态?
1、把刷剧的时间换成阅读时间
哪怕每天只读20分钟,孩子会记住这个画面。
2、和孩子分享学习心得
"妈妈今天学到一个有趣的知识..."这样的开场白,比"你要好好学习"生动一百倍。
改变从今天开始
1、每天找出孩子的一个优点,真诚地告诉他
2、每周设定一个全家共同改进的小目标
3、每月复盘一次,看看我们进步了多少
教育孩子的过程,何尝不是自我重塑的旅程?当我们学会管理情绪,孩子就学会了平和;当我们坚持自律,孩子就懂得了责任;当我们保持好奇,孩子就爱上了学习。育儿这条路,养育的是孩子,修行的却是我们自己。
温馨提示:内容中医疗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构成用药指南,不作诊断依据,无行医资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