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餐的消逝
城里人近来颇喜欢野餐一事。三五好友,携了精致便当、环保餐具之类,寻一处草地,铺开方格布,便算是与自然相亲了。他们排出九文大钱,买些有机食物,又掏出手机,将那些食物与自己的笑脸一并拍下,传到网上,博得几个点赞,便心满意足,以为这便是野餐的真谛了。
我想,野餐本不是这样的。幼时在乡下,野餐乃是农忙时节,农妇们为田间劳作的丈夫送饭的勾当。粗瓷碗里盛着咸菜萝卜干,竹篮中躺着几个黑面馒头,寻一棵老槐树的荫凉处,席地而坐,匆匆扒拉几口,便又下地去了。那饭菜自然谈不上精致,餐具更无所谓环保,不过是生计所迫,不得已而为之。
而今的野餐者,精心准备了藤编篮子、实木砧板、不锈钢刀叉,还要讲究摆盘艺术。他们咀嚼着进口奶酪,啜饮着气泡水,眼睛却时时瞟向手机屏幕。野餐之于他们,不过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表演,自然不过是背景板罢了。
曾见一群野餐者离去后的草地,遗下几片塑料纸,在风中簌簌地抖动,像是无声的嘲弄。他们的环保餐具,终究抵不过骨子里的浪费罢。
野餐本是与土地亲近的法子,如今却成了远离土地的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