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江是松花江第一大支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西部。发源于大兴安岭山脉北部伊勒呼里山中段南坡,上源为南瓮河和南阳河,二源与二根河汇合成嫩江。
干流穿越兴安山地,流经黑龙江省西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等地区,于黑龙江省肇源县境内三岔河附近流入松花江。河道全长1370千米,流域面积24.39万平方千米。
早更新世时期,长岭隆起活动加剧,古嫩江主槽沿泰康期故道南流入乾安湖,沿途有下更新统灰白色河流相砂砾层分布。此时嫩江受构造线和地表形态控制,从山区向大平原中部形成向心状水文网,但流进中央凹陷区和架马吐基底隆起带后,河流流向形成90°大转弯,呈现由向心状转变为外流水系的趋势。
中更新世末期,因长岭隆起不断抬升,古嫩江被迫调头改道,向东流向第一松花江继而注入黑龙江,成为松花江外泄水系。
晚更新世末,嫩江自月亮泡经现今古河道至查干湖,基本保持南北方向。嫩江南部的抬升成为南流障碍,而西部大兴安岭地区的继续隆升又迫使河流向东迁移,加之晚更新时期大安-扶余断裂活动强烈,加强了嫩江向东迁移。
全新世时期,新构造运动在本区更趋于活跃,导致河流改道频繁,如嫩江左岸支流乌裕尔河,自雅洲、红旗以下南北向河道已由东向西发生过三次间歇性迁移;嫩江右岸支流洮儿河进入平原后,也曾多次改变河道。
嫩江中、上游在山区无大变化,下游出山区入平原后在松嫩平原北部摆动较大,其河道变迁呈爪状分布,自东向西历经四次改道,后又折向东停于目前的位置,故遗留四条古河道。
嫩江流域面积为29.7万平方公里(一说28.2万平方公里、24.39万平方公里),大于淮河和海河;流经黑龙江省与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的交界,在肇源县茂兴镇当权村三岔河与松花江南源汇合为松花江。
嫩江按地形、地貌和河谷特征,可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段。
- 上游:河源至嫩江市市区为上游。此段河谷狭窄,河流穿行于山岳地带,河道坡降较陡。水面宽100-200米,河床由卵石及砂砾组成。两岸多为林区,是著名的大兴安岭山地林区,森林密布,沼泽众多,产落叶松、樟子松、杨、桦等木材。
- 中游:嫩江市市区至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驻地为中游。该段河谷逐渐开阔,河道比降变缓,与上游相比,地势较为平坦。河流两岸开始出现一些农业区,部分山地森林与平原农业景观相间分布。
- 下游:从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驻地至三岔河口为下游。此江段进入广阔的松嫩平原地带,江道蜿蜒曲折,沙滩、沙洲、江汊多,江道多呈网状,两岸滩地延展很宽,最宽处可达10余公里;滩地上广泛分布着泡沼、湿地和牛轭湖。
嫩江支流共有20多条,主要支流包括甘河、讷谟尔河、诺敏河、绰尔河以及洮儿河等众多河流。右岸支流主要由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流入,左岸支流均在黑龙江省境内。
- 甘河:发源于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境内伊勒呼里山主峰大白山以西,流经鄂伦春自治旗、加格达奇区和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在哈达阳镇额尔和村东注入嫩江,河长490公里,流域面积1.97万平方公里。
- 讷谟尔河:嫩江中游东岸较大支流,发源于小兴安岭西侧,自东向西流经德都、克山、讷河等县(市),于讷河市讷河镇西南39.6公里处注入嫩江,全长569千米,流域面积14,061平方千米。
- 诺敏河:位于大兴安岭中段东侧,发源于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吉峰山西南麓,流经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在尼尔基镇东南注入嫩江,河长467公里,流域面积2.59万平方公里。
- 绰尔河:发源于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境内的火燎沟,流经牙克石市、扎兰屯市、兴安盟科右前旗等地区,在吉林省大安市月亮泡镇附近注入嫩江,全长573公里,流域面积1.72万平方公里。
- 洮儿河:嫩江右岸最大支流,发源于内蒙古兴安盟阿尔山市境内高若山,流经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在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市北部注入月亮泡水库,然后东流汇入嫩江,长553千米,流域面积为3.08万平方公里。
- 乌裕尔河:原是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扎龙湿地。
- 科洛河:发源于小兴安岭南兴山西坡、林道山西坡,全长324公里,流域面积8574平方公里,在嫩江市内河段长181公里,自东而西流经中部偏南地区。
- 门鲁河:北源小兴安岭大黑山西坡,南源小兴安岭九水山西坡,全长142公里,流域面积5171平方公里,嫩江市内河段长103公里,自东而西流经中部地区。
嫩江流域人文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旧石器时代嫩江流域就有人类活动,曾发掘出刮削器和陶片,属细石器文化的昂昂溪类型。帝舜时期,嫩江流域肃慎先民就已“朝贡弓矢”,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嫩江流域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际温差变化大,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夏季期短多雨,年平均气温1-4℃,年降水量152.5-937.4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嫩江流域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三面环山,呈独特的“喇叭口”状。西部为大兴安岭;东北部为小兴安岭;南部为松嫩平原。整体包括平原、丘陵、山区地貌,山丘区分布于嫩江上游,平原区分布于嫩江中下游。
土壤类型以草甸土土类及暗棕壤土类为主。植被方面,嫩江地处兴安岭针阔叶混交林植被区与松嫩平原草甸草原植被区的过渡地带,有兴安岭针阔叶混交林植被区、低山丘陵阔叶混交林植被区等4个植被区,以及兴安落叶松针叶林、蒙古柞和白桦阔叶林等10个植被类型。
嫩江流域山区矿产资源种类丰富,黑龙江省的有色金属矿产主要集中在此,包括铜、金、钼、钨、锌、铁、白银等,流域内的多宝山地区铜矿储量居全国第三位。另有非金属矿如煤、沸石、大理岩、珍珠岩等数十种。
是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产区之一。沿岸主要城市有齐齐哈尔市,以及嫩江镇、尼尔基镇、富拉尔基等城镇。两岸为松嫩平原农业区,拥有众多水利工程,较大的有尼尔基水利枢纽、查哈阳灌区和北部、中部、南部引嫩水利工程等。
嫩江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墨尔根水师营遗址、高峰森林公园、科洛火山群等。墨尔根水师营遗址见证了历史上的军事活动,高峰森林公园和科洛火山群则以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着游客。(以上内容整理自公开信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