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三国”
更新于:2025-04-09 04:51:53

本文转自:乌兰察布日报

●陈珍

少年时代,遵循“少不看《水浒》”的铁训,土炕油灯读《三国演义》,迷醉于吕布、关羽、赵子龙。这些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易如反掌的风流倜傥的豪雄俊杰,令我佩服得五体投地。那吕奉先,手中方天画戟,胯下赤兔神驹,东挡西杀,纵横天下而骁勇无匹。彤面长髯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被尊为“千古武圣”。桃园三结义,义重于山,誓重于生命。读兵书,晓战略,日新月异。真乃“神人也”。赵子龙,白马银枪,青虹剑寒,荷负阿斗小儿,大战长坂坡,七进七出,直杀得曹阿瞒长叹:爱而不能得之!所有这些人物情节,曾令我感慨唏嘘,夜不能寐。

青年时,颇具些阅历知识和思考能力之后,再读《三国演义》,我便认识了名贯古今、功垂青史的卧龙诸葛亮。他羽扇纶巾好《梁父吟》,而隆中对三分天下之高论,空前绝后之英明。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迫使东吴周都督口吐鲜血发出“既生瑜而何生亮”的叹喟。草船借箭、祭东风的神机妙算,方显出知识学问的渊博精深,学以致用的得心应手。空城计的斗胆使用,令天下古今军事家冒险家拍案叫绝:呵,对敌将的深刻无误的理解,对己方的无丝发不晓的自知之明,贯以通天胆识,成就了这千古绝唱。而“死治司马懿”的疾恶如仇、死不瞑目,彻底斗争的丈夫行径,令后世多少铁血男儿,壮心不已,遂被树为典范,堪称楷模。一篇《出师表》流芳千古,雄鸡鸣晨般启迪得后人涕泪泣血。

诸葛孔明其人终以一个“智”字携系于一生:集军事、科学、政治、外交多才于一身……

于今,打破“老不读三国”的古训,人由中年到老年,双重负重,再也无暇啃食“砖块”书籍了。欣喜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播出,每晚一集黄金节目,从从容容“读来”,便是“三读三国”,便是引发更多思考。首先读懂了孙权的窝囊无能,刘备的苍白懦弱。其次是读懂了“愚忠”,读懂了大大小小的酒囊饭袋。于是,我的欣赏能力跃上一个新的层次,原来这世上的“争”与“斗”不过是奸雄与愚忠的较量。

然后,读懂了一个“奸雄”,一个乱世之枭雄——曹孟德。那竟是个治世之能臣,是真正意义上的帝王,是怀有韬略,腹有绝顶抱负的顶天立地的铁腕汉子;是一个擅长玩“权术”和“心术”的稀世政治风云人物,是一代卓著枭雄。群雄逐鹿于中原,他断袁绍粮道于官渡,望梅止渴于行军路上。当然,也有败走华容道时强作的朗笑、膝跪关羽委曲求全的大丈夫行为,以及错杀杨修的悔不该与惭愧……

好个曹阿瞒,以大千社稷为舞台,导演着威武雄壮的话剧:“挟天子以令诸侯”纵横捭阖,数遭大败而不灭不悔。屡败屡战,谈笑间,几经大起大落,艰难百战,最终奠定霸业之基。由此,足见曹孟德之宏远博大,旷古千秋。

好一个曹操,血丰肉满骨硬。自罗贯中的历史小说中走来,一脸自信,总是从容不迫、胸有成竹地出现在屏幕上。

[手机扫一扫]

为热爱买单正流行
为热爱买单正流行
2025-03-24 11:48:39
一对珍珠鸟
一对珍珠鸟
2025-03-24 11:4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