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亿钢机:钢铁森林中的“数字脉动”
更新于:2025-03-24 11:50:04

本文转自:济宁日报

■济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碧源

在山东华亿钢机股份有限公司“国家5G工厂”内,机器的嗡鸣声与数据终端的提示音交织成一首现代工业“交响曲”,生产线上即将发往国外的装配式钢桥构件,金属表面泛着冷冽的光泽。“十年前,我们还在为如何突破传统钢结构制造的效率瓶颈发愁,如今这条全自动生产线能将人、物定位精度控制在10毫米内,生产效率提升了不止一点点。”山东华亿钢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权自豪地向记者介绍。

这家成立于2013年的企业,用十一年时间从一家地方钢构厂蜕变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在装配式钢桥与钢结构制造领域书写了一段“钢与铁”的创新传奇。

走进华亿钢机的研发中心,一台台精密仪器正对新型钢桥结构进行抗风载模拟测试。工程师的电脑屏幕上,数字孪生模型实时显示着桥梁在极端天气下的形变数据。“传统钢桥遇到强风时,悬挑部分容易产生应力集中,而我们这项专利技术通过连墙单元、柔性拉结件和底部支撑单元的协同设计,能有效提高整个结构的抗载荷以及抗风载能力,从而提升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张权告诉记者。

这项专利技术,正是华亿钢机参与济微高速白马河特大钢桥项目的“杀手锏”。

“该项目采用了模块化装配式钢桥技术,能实现快速施工与高精度安装,通过5G工厂实现构件生产全流程数字化,生产效率提升26%。”谈起这个项目,张权满是自豪,“模块化装配技术结合浮筒动态调节功能,能让钢桥如同积木般在复杂地形中快速组装。这使得我们的高性能装配式钢桥斩获第八批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技术的革新不止于此。北京新机场高速公路收费站项目是大兴国际机场外围“五纵两横”综合交通主干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亿钢机凭借严苛的质量体系,承揽了加工制造起点收费站和终点收费站的所有钢结构项目,总重约4100吨,仅用时20天,其产品以毫米级精度通过验收,为“中国制造”赢得国际口碑。

凭借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华亿钢机在产品上不断创新,其生产的高性能装配式钢桥被广泛应用于城市主干道、高速公路、铁路等多个领域,成功实现了在国内相关领域的广泛应用,减少了对进口产品的依赖。

这些凝结着300余台研发设备、20项发明专利的技术成果,让企业连续三年研发投入占比突破4%,更推动行业标准制定的话语权牢牢握在中国企业手中。

2024年,华亿钢机除了承接众多支持家乡建设的项目,还积极投身于印度尼西亚、塔吉克斯坦、塞拉利昂等国外重点建设工程,标志着其产品正式进入国际市场,出口业务实现突破,出口金额高达5000万余元。

这些国家级工程背后,是华亿钢机在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第三、全省第一的硬实力。

在钢结构制造领域,部分高端技术与关键设备曾长期依赖进口,存在“卡脖子”问题。公司自主研发的多项技术,有效解决了装配式钢桥受地形、造价等方面影响的问题,提升了钢桥的性能与施工效率。这些技术突破不仅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还降低了国内相关项目的建设成本,提高了项目的自主性与可控性。

与市场扩张同步的,是产学研融合的深度布局。华亿钢机始终坚持“科技兴企”的发展策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根本,积极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布局人才链,与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等知名钢结构权威高校保持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并促进成果转化,有力推动了钢结构制造技术的升级,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截至2024年,累计获得发明专利2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80余项,软件著作权6项,参编行业标准5项,成为山东省建筑工程智能建造试点的百强企业之一。

在曲阜开发区,零碳交通科技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一期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华亿钢机的焊接车间内,H型钢自动焊接生产线正井然有序生产着该项目所需的产品。“传统焊接靠老师傅‘凭感觉’,现在机器就能精准控制电流和角度。”张权告诉记者。这种数字化管理在生产流程的每个环节都有体现。通过工业互联网云平台,整合上下游企业资源,华亿钢机实现了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交付的全流程数字化协同。

“我们的目标是将库存周转率再提30%。”张权介绍,企业原材料采购环节,优先选择具有良好环保信誉、采用绿色生产工艺的供应商,确保原材料的绿色环保特性,同时通过合理规划运输路线、选择环保型运输工具等方式,减少运输带来的高能耗与高排放,实现整个供应链的绿色低碳发展。

“很多人觉得重工业与环保天然矛盾,我们用事实打破了这种偏见。”张权说,在大型钢结构项目设计中,利用BIM技术进行三维建模与碰撞检查,提前发现设计中的问题并进行优化,避免了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与材料浪费,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从设计源头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这种贯穿设计、生产、物流的全链条绿色管理,可以推动能耗降低20%以上,有效提升国产化产品的成本竞争力。

从突破“卡脖子”技术的研发中心,到跨越洲际的工程现场;从黄河特大桥的钢筋铁骨,到印度尼西亚的“模块化奇迹”——华亿钢机用十余年时间,在钢与火的淬炼中走出一条自己的专精特新之路。当晨曦掠过智慧工厂的玻璃幕墙,数控机床再度启动,跳动的数据流里,一个属于中国制造的故事正在续写。

百岁老人心理有韧劲
百岁老人心理有韧劲
2025-03-25 13:50:11
满山红隧道全线贯通
满山红隧道全线贯通
2025-03-25 14:40:46
春日童心种希望
春日童心种希望
2025-03-25 14:42:59
解码全氟化合物
解码全氟化合物
2025-03-25 14:50:21
色彩鲜艳 生命力强
色彩鲜艳 生命力强
2025-03-25 14:58:36
开展爱心义卖活动
开展爱心义卖活动
2025-03-25 1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