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明这个名字对年轻人来说可能有点陌生,但要是在北京胡同里问起 " 贾小凡 ",不少老观众准能拍大腿:" 那不是《我爱我家》里的大学生闺女嘛!"
当年她和宋丹丹同台演戏,戏里是姑嫂,戏外是真妯娌,谁能想到这对姐妹花后来都被英家兄弟甩了,成了单亲妈妈专业户。
她当年可是正经八百的 " 校花专业户 ",北电 89 级表演系公认的班花。
大学报到第一天,追她的男生能从教学楼排到食堂,结果这姑娘偏偏看中了其貌不扬的英宁——英达的堂弟。
老师急得直跺脚:" 你俩要谈恋爱先把专业课搞明白!" 结果这俩倔脾气,愣是手拉手把退学申请拍在系主任桌上,气得老教授直喊:" 现在的年轻人,荷尔蒙比脑细胞还活跃!"
要说她能在娱乐圈冒头,还真得感谢宋丹丹。
那时候英达正筹备《我爱我家》,宋丹丹二话不说把小姑子塞进剧组。
有场戏是贾小凡跟和平女士斗嘴,导演原本安排说三句台词,赵明明临场发挥加了句 " 您这思想觉悟还不如我们宿舍楼大妈 ",逗得全场笑场。
这段即兴表演后来被保留下来,成了经典片段。她那双会说话的大眼睛往镜头前一站,活脱脱就是九十年代文艺青年理想型。
《我爱我家》火了之后,找她的剧本能摞成小山。最忙的时候同时轧三部戏,早上在《汉宫飞燕》演赵飞燕跳掌上舞,中午赶到《京都纪事》扮白领,晚上还得回《蝴蝶兰》剧组背台词。
经纪人劝她悠着点,她倒好,拎着暖水壶揣着止疼片就往片场冲。有次发着高烧拍淋雨戏,硬是挺着拍了七条,导演喊卡时人都打晃,还得副导演架着才能走路。
可事业再红火也架不住后院起火,她怀孕那会儿正赶上《汉宫飞燕》宣传期,挺着肚子跑通告,记者问她怎么平衡家庭事业,她笑得特甜:" 我家那位可支持了。"
这话说出去不到半年就打脸——生完孩子还没出月子,英宁就递离婚协议。据说当时她在病床上抱着女儿喂奶,离婚协议就压在奶瓶底下。
最绝的是财产分割,英宁连女儿抚养费都赖账,气得她闺蜜在片场破口大骂:" 他们老英家是祖传的负心汉基因吧?"
离婚官司打得一地鸡毛,最惨的时候她抱着女儿住过剧组招待所。
有回在怀柔拍古装戏,三伏天穿里三层外三层的戏服,胸前的衣服都被奶渍浸出地图了。化妆师看不过去要给她找替换衣服,她摆摆手:" 省点时间多拍两条,早点收工回去喂孩子。"
那几年她就像个连轴转的陀螺,白天在镜头前扮仙女,晚上回家给孩子洗尿布,整个人瘦得戏服都得别七八个别针才能挂住。
2002 年突然退圈这事儿,到现在还有人在论坛上吵。有人说她是被英家伤透了心,有人说她是为孩子教育。其实真相特简单——有次女儿发高烧住院,她在剧组请不下假,等拍完夜戏赶到医院,孩子嗓子都哭哑了。
护士说了句 " 当妈的不能光顾着赚钱 ",这话像盆冷水把她浇醒了。第二天她就给所有剧组发了违约函,赔的钱把存款折掏空大半。
这些年她在朝阳区开了家少儿艺术培训班,教孩子们朗诵表演。有家长认出她是赵飞燕,她总是笑着摆手:" 那都是上辈子的事了。" 教室墙上挂着《我爱我家》剧照,孩子们问照片里的大姐姐是谁,她就指着宋丹丹说:" 这是你们姥姥辈的喜剧女王。"
去年有媒体想采访她,电话打到培训班,她让助理回:" 就说赵老师带学生去参加朗诵比赛了。" 其实那天她就在教室后排改作业。
跟英宁离婚后,她把父母接来北京同住。老太太有回买菜碰见英宁现任妻子,回家念叨 " 那女的还没你年轻 ",她边切菜边乐:" 妈,我女儿都快大学毕业了,计较这些干嘛。"
女儿前年考上纽约大学,她跟着去陪读半年,朋友圈发的全是中央公园的松鼠和图书馆的咖啡杯。
有留学生认出她,激动地要合影,她大大方方搂着姑娘肩膀:" 多拍几张,给我闺女看看她妈当年多上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