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济铁路淄博段发现19处不可移动文物
更新于:2025-04-11 01:14:09

本文转自:淄博日报

本报讯(记者杨秋云)4月8日,记者从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院获悉,胶济铁路淄博段专题调查取得重要成果,共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19处,为我市的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据介绍,为系统梳理胶济铁路沿线文化遗产资源,构建淄博“铁路文化走廊”,3月14日至4月2日,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院联合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对胶济铁路淄博段展开为期20天的专题调查。此次行动以“摸清家底、科学保护、活化利用”为目标,系统梳理铁路沿线文化遗产资源,为构建“铁路文化走廊”奠定坚实基础。

调查团队成员先后深入张店区、淄川区、周村区、临淄区、博山区5个市辖区,采用“传统勘察+科技赋能”的创新模式,对胶济铁路沿线展开地毯式排查。通过高精度测绘、无人机全景航拍等技术手段,构建数字化文物档案库;结合口述史采集、文献比对等传统方法,还原历史面貌。本次行动共复核既有文物点12处,包括张店站调度楼、淄河铁路桥等标志性建筑,并对其保存状况进行分级评估。

本次调查涉及了工业文明、铁路文化和外国建筑等方面。新发现的19处不可移动文物,极大丰富了胶济铁路文化遗产体系。

“相较于我们传统的窗户,德式建筑的窗户更窄且更长。”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院考古人员熊伟庆表示,在淄博经济开发区新发现的老南定站有一些建筑,它们原属于铁路运营配套系统的一部分,约建于二十世纪初。实地观察发现,这些建筑为砖石结构,窗户窄长,窗台为砂岩毛石,外墙装饰类似粗糙的砂岩,凹凸不平,屋顶两侧设通风窗,是德式风格建筑。

此外,新发现的张店机务段段长办公室旧址与机车转盘旧址组成的工业遗产集群,完整呈现了铁路运营配套体系的技术演进;淄川大昆仑火车站德式建筑群、洪山站日式站房等多元风格建筑,进一步丰富了建筑风格演变史和文化交流史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山头站青石涵洞旧址的新发现,为胶济铁路沿线不可移动文物增添了新的例证。这些发现不仅拓展了学术研究维度,更凸显我市作为近现代工业文明交汇地的独特地位。

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调查团队将以此次调查为契机,进一步梳理胶济铁路淄博段沿线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深入发掘遗产价值,让铁轨上的历史“活”起来,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文化动能。

雄忻高铁隧道贯通啦
雄忻高铁隧道贯通啦
2025-03-24 16:11:18
博物馆里有“铜”趣
博物馆里有“铜”趣
2025-03-26 13:28:55
黄河老牛湾开河
黄河老牛湾开河
2025-04-01 09:3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