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妈妈养出的懦弱自卑孩子,如何改变命运?
更新于:2025-04-11 06:39:25

自卑是一种非常消极的心理现象,不仅成年人会有,孩子也会有,这种自卑心理对成长非常不利,自卑的人往往性格比较内向,比较孤僻,这种人一般都是自我评价比较低,习惯性的贬低自己,不断的放大自己的缺点,从而影响到以后的学习和工作。

自卑脾气并非一成不变,它与孩子所处的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最关键的,就是和孩子长期相处的母亲,孩子从小就对母亲有强烈的依赖性,母亲对孩子的教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果一个母亲自卑、无助、缺乏安全感,那么孩子就会有自卑的心理。

张小雅到现在都忘不了,从小到大,家里从来都不太平,三天吵一架,五天吵一架,渐渐地,她们学会了把小雅关在屋子里吵架,之后也不管小雅了,当着小雅的面,直接宣战。渐渐地,父亲回来的时间越来越晚,身上还带着一股酒气,母亲也开始破口大骂,这一次,父亲立即将母亲按倒在地,打得头破血流,母亲低声求饶。

于是吵架、打架就成了小雅家的家常便饭,小雅也渐渐习惯了躲在被子里哭,渐渐的,她就厌倦了,有时候,她忍不住问母亲,为什么不离婚呢?妈妈吓了一跳,怯生生地说:“我住哪儿去了?谁稀罕我啊!”

小雅翻出妈妈以前的照片,妈妈年轻漂亮,衣着得体,但是结婚后,母亲衣衫褴褛,头发乱糟糟的,身材也开始走形,买水果的时候,总是穿着拖鞋,跟摊主讨价还价,完全没有了往日的优雅,小雅给妈妈看,希望妈妈能振作起来。但是妈妈立刻把照片抢过来,锁在抽屉里。

念书期间,小雅老同学们经常聚在一起,讨论家里发生的趣事,小雅都会避而不谈,她不想让学生们知道家里发生了什么丢人的事情,小雅渐渐变得内向,不愿意交朋友,觉得别人比她好,小雅在学习上遇到不懂的情况也不好意思问同学老师,考试成绩总是忽上忽下。

工作之后,小雅发现自己在很多方面都比不上别人,朋友们对她都很好,有什么团队活动,她都会叫小雅,可是小雅却很紧张,生怕自己做错了事情,配不上她们,一直拒绝。渐渐地,朋友们都不会再给她打电话了,领导让她跟她一起去谈业务,小雅却一直推三阻四,把领导气得够呛,这么多年来,很多朋友都升职了,而小雅却一直在做行政秘书。

小雅要嫁人了,丈夫对小雅很好,可是小雅却被妈妈给害惨了,在一些琐碎的事情上,她总是跟丈夫较劲,丈夫一闹,小雅就变得胆小了,完全没有了主见。久而久之,丈夫就不把小雅放在眼里了,小雅母亲的自卑,一直困扰着小雅,让她很不舒服,这样的小雅,怎么可能会幸福呢?

母亲对孩子的危害太大了,举例说明三种性格类型的母亲,很容易塑造出自卑的孩子

一、忍耐过度的母亲

有些母亲受旧观念的影响,不明白你是一个人,值得拥有最好的一切。结了婚,丈夫就是家里的主心骨,有什么不合理的,有什么不能争的,有什么委屈,就默默承受,就算受到家庭暴力,也要忍气吞声,离婚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耻辱。

如果一个孩子跟着这样的母亲,他一定会受到伤害。遇到不合理的事情,就是自己没有能力,这是命中注定的。妈妈们并不知道自己在孩子身上起到了多大的“榜样”作用,给孩子带来了多大的危害,孩子和母亲一样,会下意识的产生消极、悲观、自卑,做事只知忍让,不知进退,与幸福擦肩而过。

二、懒惰、不上进的母亲

有些妈妈结婚后,不求上进,糊完了工作,就打牌打发时间,一遇到比自己强的人,就会自怨自艾,在孩子们面前埋怨自己有多辛苦,没有时间去学习和训练,一个人的优秀是命中注定的。

孩子跟这样的母亲在一起,时间长了,肯定会不愿意挑战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变得无所事事,没有勇气去克服挫折,长此以往,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没有信心,觉得自己就是这样,注定要做一个好人,毫无疑问,这种自卑心理会阻碍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三、一个缺乏自信的母亲

自信的人是最美丽的,也是最有责任的人,但如果没有自信,一直处于自卑心理的母亲,总是担心自己不如别人,担心自己不能和别人相处,遇到事情不能做出决定,害怕自己做错了事情,给自己带来不便,而且一旦出了事,他也会将责任推给别人,幸好他没有这么做。

一个缺乏自信的母亲教育出来的孩子,一定会像母亲一样,不能坚决地解决问题,只想着逃避责任,没有责任,照顾不了自己,照顾不了身边的人,他们心志不坚,一旦遇到挫折,就会手足无措。

什么样的母亲教育出怎样的孩子,只有妈妈们的自信心,才能更快地教育孩子。所以作为一个母亲,她必须明白自己对孩子的重要性,也要明白自己要承担的责任,坚信每一位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坚强的心,有自信,有独立的性格。

虽然大家都是正儿八经的父母,但是对于“文化教育”,大家都不是很熟悉,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习惯来教育孩子,因为他们的工作经验不一定适合自己,也不一定是科学研究的对象。

强烈的亲子交流是个性化文化教育的基础,当孩子的文化教育遇到困难时,正确地引导情感是一种独特、合理、温和的解决方法。

校对 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