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家校社共育新生态
更新于:2025-04-11 07:41:46

本文转自:泰安日报

三维聚力、协同育人,凤台学校——

构建家校社共育新生态

■学生用积分兑换心仪物品。资料图

□通讯员 郭明

泰山区凤台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创新打造“爱心驿站”“家长志愿团队”“泰山时间银行·红色成长超市”三大育人载体,形成了学校主导、家庭联动、社会赋能的协同育人新格局。学校通过精准服务、多元参与和资源整合等一系列举措,实现家长参与率98%,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升。

●爱心驿站:以校为本,筑牢协同育人“暖心巢”

凤台学校秉持“家长的需求在哪里,我们的服务到哪里”的服务理念,直面“课后三点半”难题,于2019年创新设立了我市首家“爱心驿站”,为无法及时接送的学生提供温暖港湾,并以此为纽带,深化家校社联动。

驿站配备空调、图书、手工材料等设施,由党员教师和家长志愿者轮值管理,通过“随到随接”机制,累计服务学生3万余人次,解决家长实际困难1200余件。

爱心驿站不仅是托管场所,更是家校互动的平台。家长志愿者在此教授插花、手工等技能,形成家长关爱队、家长智囊团等团队,累计参与志愿服务超1.2万小时。

●家长志愿团队:以家为桥,织密协同育人“连心网”

凤台学校通过“1261”工作体系,即家委会建设1个中心、教师培训和家长培训2个平台、6大家长志愿团队、1个家庭教育资源库,构建家长深度参与机制,推动家校从“旁观者”变为“合伙人”。

学校组建了家长智囊团、家长讲师团、家长护学岗等六大团队,分类吸纳医护、法律、科技等各领域家长资源。其中,家长智囊团提出建议70余条,30条已被采纳并就相关事项进行了整改,助力校园安全管理、课程设计等工作优化提升。

学校通过家教大讲堂、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年均开展家庭教育讲座10余场,覆盖家长3000余人次。学校还开发了《家长志愿者能力发展手册》,建立“培训、实践、表彰”闭环机制,家长参与服务可兑换“成长积分”,用于激励学生或兑换教育资源,形成“服务、回馈”良性循环。

●泰山时间银行:社会联动,拓展协同育人“实践场”

学校联合泰安市慈善事业促进会,创新推出了“泰山时间银行·红色成长超市”,将红色文化融入德育,构建“积分激励、实践育人、社会联动”模式。

学校制定了涵盖学习、劳动、品德等8个方面的红色成长积分体系,学生凭积分兑换学习用品,参与“积分赶大集”活动或实现“微心愿”。通过“红色研学”“红色故事会”“红色宣讲”等活动,学校不断引导学生传承发扬红色精神。2021年,学校组织积分领先的优秀学生赴井冈山参加“摇篮志·雏凤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用脚步丈量信仰高地,从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

凤台学校的实践表明,家校社协同育人需以真心为纽带、以机制为保障、以创新为动力。通过爱心驿站凝聚温度、家长团队激发深度、红色成长超市拓展广度,学校成功破解了传统家校合作碎片化难题,构建起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