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世纪90年代,医学期刊《柳叶刀》曾发表了一篇《葡萄酒、酒精、血小板和冠状动脉心脏疾病的法国悖论》的论文。论文中根据法国人的饮食习惯和冠心病死亡率得出了“法国人每天喝葡萄酒为法国人提供了保护”的结论。
该研究一出,即刻引起了社会关注。一些媒体和商家,甚至提出了“适当喝酒有益健康的说法”。
然而,这一说法在20世纪的今天,彻底被推翻了。
喝酒与不喝酒的人相比,哪个寿命更长?喝酒与寿命有着这些关系
由剑桥大学研究者牵头的一项研究,纳入了来自19个高收入国家的599,912名参与者,平均年龄57岁(SD=9),其中44%为女性,平均随访11年。研究者依据参与者酒精摄入量进行了分组,分析了喝酒与全因死亡率、各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关系。
按照摄入量,研究者把参与者分成八组,最低组摄入量0-25g酒精/周,最高组则是每周要喝上350g以上酒精的大酒鬼。
研究显示:酒精摄入与全因死亡率正相关,摄入量为每周0-100g的参与者死亡风险最低!
此外,喝酒也与中风、心肌梗死之外的冠心病、心衰、致命性高血压、致命性主动脉瘤等心血管疾病保持正相关。
可见,喝酒不但没益,反倒会对人的寿命造成影响。对于“喝酒的人和不喝酒的人,谁的寿命更长?”这个问题,答案也不言而喻。
那么喝酒对人体到底会造成什么伤害?
1、喝酒会造成心律失常
2014年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刊登了一篇瑞典科学家完成的荟萃分析,对7个包括12万名房颤患者的前瞻性研究进行统计后发现:少量饮酒即可增加房颤风险,随着饮酒量从12g/天增加到60g/天,饮酒者相对于不饮酒者的房颤风险也从1.08倍增加到1.47倍。
2、喝酒会诱发中风
2014年发表于《国际心脏病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上的一篇荟萃分析总结了包含142万的27项前瞻性研究的结果,同样发现了饮酒量与中风风险之间有着先降后升的关系,在饮酒量低于20g/天时,中风的患病风险和因中风而死亡的风险都呈降低趋势,而超过20g/天,随着饮酒量增加,两类风险都迅速增加。
3、喝酒会伤害肠胃
肠胃会吸收酒精,从而对胃黏膜产生刺激而引起胃黏膜出血,很容易导致胃溃疡,长期大量喝酒还容易导致慢性胃炎、腹泻和食欲不振等。
忍不住喝酒,每天喝多少才安全?
美国政府的建议是男性每周喝酒不超过196g,女性98g;《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则是建议男性每天饮用酒精量不超过25g。
25g酒精啥概念?大家自行感受一下:一瓶啤酒(750ml),一杯葡萄酒(250ml),低度白酒一两半(75g),高度白酒一两(50g)。
还不清楚?别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研究中心主任贾继东也曾推荐了一个摄入量计算公式:“饮酒量×酒精浓度×0.8=酒精摄入量”。
如此推算下来,以白酒为例,一个人一次饮酒的量,低度酒不能超过2两,中度酒不能超过1两,烈性高度酒最好不要超过25毫升。
有需要的朋友们,可以自行计算一下。
除了饮酒量之外,想要减轻喝酒的伤害,在喝酒的途中应该注意好以下3件事:
1、喝酒前食用适当的食物
喝酒半小时之前,可食用富含淀粉和高蛋白的食物,最好是喝瓶纯牛奶或者含糖的牛奶,在胃里形成一层薄膜,可以起到保护胃的作用。
2、不要大口、快速喝酒
3、感冒患者、正在服用头孢类药物的人群不宜喝酒
首先,感冒得服用感冒药,而大多感冒药当中会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这种成分一旦遇到酒精,就会对人的肝脏产生巨大毒性,甚至导致肝衰竭而致命。除此之外,头孢类抗生素会影响体内酒精的代谢,可使大量的乙醛蓄积于体内,从而出现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视觉模糊、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出汗、呼吸困难等双硫仑反应,严重者导致急性心衰、急性肝损伤、惊厥及死亡。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